【特稿】伊格言:異形

文/伊格言

外邊世界
1.異形
家具發出聲響。地板發出聲響。玻璃或窗發出聲響。晴日無風,天光隨著時間流逝而慢慢黯淡下去。這不是屋室該發出聲響的時刻。我想像它們因為光線之撞擊而遭受了空間本身的推擠。推擠如異形般侵入了這屋室之空白,屋室之身體。那音樂來自空間的嘆息。

而我的愛如同異形。我的情感,我的寂寞也如同異形。我如同異形。它們以我的意識作為宿主,長成了我全然無法控制的模樣。它們推擠自身,推擠著我,推擠著那意識與意識之間神秘的間隙。彷彿深夜森林,無數記憶的碎片分佈在黑暗中,佔據著不明確的位置,吐納著無數微弱的鼻息,獸一般嗅聞著彼此的氣味。

我從夢裡醒來。感覺那些異形般的物事確實脫離了我,懸浮在我的身體之上。一切都沉默了下來。它們輕輕吸吮著我的皮膚,輕盈的,靜電般的距離。
2.鏡湖
我第一次見到鏡湖是在十七歲的夢中。那時的我遠遠不像現在這麼害羞──或者說,少年的我十分遲鈍(我想做科學家或工程師,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變成一個藝術家),我的感官尚且是隻雛鳥,身處於黑暗與蒙昧的飢餓感中。那些嗷嗷待哺的思維尚未長成,並不具有藝術熟成的敏銳。
然而我在那時的夢中見到了鏡湖。

鏡湖座落於群山中。那並非日光,或雪地的透明折光。那是黃昏時分的光線。我浸泡於其中,感覺自己的軀體也並不明顯。無飛鳥,無流雲,沒有其他任何聲響。我漫步至湖邊,卻發現湖中的倒影不合邏輯地清晰無比。像玻璃與水銀。

許多年後我首次遇見另外一個來自鏡湖的人。那是在夢境之外。她說她是湖中的倒影。而她告訴我我也是。

繼續閱讀: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關於伊格言

伊格言
攝影/陳藝堂

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師。《聯合文學》雜誌 2010 年 8 月號封面人物。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等。亦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 位 40 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曾任柏林文學協會(LCB)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成大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著有《甕中人》、《噬夢人》(聯合文學雜誌 2010 年度之書,2010、2011 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2013 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幻事錄》等書。《零地點GroundZero》日譯本將於2017年由日本白水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