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書青鳥】就像在一間暗房裡找一隻黑貓──在地方相遇的哲學、美學與科學
文/周佳諭
「你一定在乎什麼東西是你認為的美,而那需要被看見。」
《今天學美學了沒》書中描寫的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美是一種語言,少了美,就少了幾分秩序。為什麼我們對於美的事物有所感動呢?美的事物究竟具有什麼普世通則呢?「屏東學」系列講座第四場,賀瑞麟教授帶領聽眾理解美學態度,也讓聽眾深入了解藝術、美感的精神。
賀瑞麟也以「黑貓類比」描述哲學與科學差異,就像在一間暗房裡找一隻黑貓;科學家會拿手電筒找黑貓,哲學家則否。哲學家反對的不是科學,而是科學主義──人世間某些真理並非手電筒,而是讓你學會適應黑暗。真理不只有一種樣貌,有一種真理是改變自身狀態才能窺見的,寓意深遠又帶著反思與真實,鮮明地反映我們生活中需要面對抉擇的每個瞬間。
哲學不會有標準答案,但還是會有比較普遍接受的看法。再者,沒有標準看法便是哲學家繼續探討的未完待續。哲學隱藏於生活中,論及風俗習慣為何有「既有性亅?為何人們說起「本來」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當我們學習觀看既有事物且當既有事物為「自己」時,表示觀看者的內心成功建立了自身思想並同時反省了生活狀態,這便是透明感的哲學藏在生活中的證據。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段汲古慧今的引言,提醒聽眾認識自己最簡單的方式是觀察時間變化當中的今昔不同,藉以檢視思考軌跡,不只透過鏡子,每個看似普遍的東西都依著時間不斷變化,所有微乎其微的小細節,都是支撐生活不可或缺的信念。
《邁向屏東學》裡,屏東那些時代堆疊的痕跡是否還顯而易見?你或許會好奇從前人們生活的樣貌,也許會對於日據時代曾在屏東的日本空軍聚落感到震驚——該聚落設立在屏東人悉知的勝利新村。以琉璃橋出名的三地門或遷村前的老七佳部落,現今是否依然如故?是否有人能夠親口訴說它們的美好?換言之,在地人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可能是一種看見哲學痕跡的方式,相當值得追尋。
「沒有任何事物是本來如此的,既有是過去之創造而創造則是未來之既有。」哲學通常有去脈絡性,地方議題則具有特殊性,是故,地方議題與哲學有所衝突嗎?賀瑞麟認為,哲學的根本是和解,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安若家居?如何將異鄉亦或者任何陌生的地方變成「家亅?藉由哲學家黑格爾的立場,得知地方與哲學之連結的居家感、地方感如何具體展現於現實世界裡。實際上一個族群的形成,便是許多特殊性的地方個體形成哲學所追求的普遍性,而真正的普遍性則必須透過個體性來體現,這就是所謂越在地越國際的意義。

【更多活動】
小旅鼠全台跳跳說故事紐約時報暢銷書《狼寶寶》作者再次合作!
貼心提醒!無厘頭小旅鼠讓你從頭笑到尾!
北極熊和北極狐駕著巨大貨輪,
經過北極冰原,載了三隻旅鼠。
阿狐讀到一本書,表示旅鼠是不會集體跳懸崖,但是旅鼠們一直會錯意,畫錯重點。一聽到跳,立即咚咚咚的跳下船⋯⋯
阿狐要如何讓三隻不識字的旅鼠,明白這一件攸關牠們生存的重大消息呢?三隻旅鼠會不會再跳海?還是牠們如何求生?🐭繪本內容提到「識字的力量」,學習「獨立思考」,同時也描繪了極地苔原的動物和北極地景。加入直升機、貨輪和吊具等大型「交通工具的細節」,讓小讀者除了對「北極圈生物」,有更深的認識。
故事姊姊|思多力 親子成長團隊 佳伶老師繪本花園
時間|2019/7/14(日)11:00~12:00 (10:40報到入場)
地點|南國青鳥書店/屏東市中山路61號
對象|家庭(幼童需至少一位大人陪伴參與)
費用|300元/家庭(含《小旅鼠沒讀過這本書》童書一本,原價300元)
【報名網址】
此場活動為憑書入場,凡購買《小旅鼠沒讀過這本書》一書家庭即可免費聽佳伶老師說故事
(當日請提前至櫃檯繳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