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書青鳥】移動的車廂劇場:藍皮火車與藍祖蔚的電影
文/許弼善
「火車和音樂其實是一件事,都是流動的事物、流動的感覺。」
──侯孝賢
螢幕前方小小的、幽微的星火越近且大,伴隨「藍皮火車」緊貼地表的轟隆聲,滿山的綠意怏然佔據了視線所及,太平洋的無限蔚藍也清爽直面,最後在台東金崙站停靠,步入那段以火車串聯鄉鎮的斑駁年代裡。
說起電影,彷彿和南國說好的默契一般,與「藍皮列車」相互呼應的「藍色電影夢」,藍祖蔚成為了建構屏東與影劇連結的重要推手。在他博覽無數光與影的變化後,他獨特的眼光還有對外在事物細微的洞察力,所有曾忽視的美麗將被釋放。
如同塵埃般渺渺的灰塵,也將會在南方炙熱溫暖的陽光下,宛如微小宇宙中自在公轉的戲子,翩翩起舞。任何一個成為故事的可能性,都會被編譯成引人入勝的戲劇。
以電影和世界擁抱,看見更寬廣的視野《藍色電影夢》
很多人都說,是讀藍祖蔚的電影文章長大,這麼說其實並不誇大,因為他認真努力的持續寫了30年,你會在廣播裡聽見,透過電波傳遞而來的溫柔,或是電視中他和藹細膩的解說,更有可能透過網路觀看到他在網誌中清晰的影評。
這些他得以留存的足跡,是用30年換取而來的「認真」。在勞權還沒有被重視的時代裡,記者們用著生命去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他享受著這樣的犧牲,只為與最喜愛的電影擁抱。
在那些吉光片羽裡面,他既是一名記者也是一名資深影迷,他透過動人的文筆還有獨家的影像,迫使自己成為薄薄一片,散發微光的電影螢幕。為了渴望穿過螢幕,進入二次元的慾望男女一個救贖的可能,那些黑暗戲院裡壟罩的美好幻夢,最後都會透過藍祖蔚的文字得到解放。

釋放南臺灣的美《光影上路:高雄.電影.故事》
南方特有溫暖陽光,成為了藍祖蔚文字中特別的光影,在這本屬於南方的著作中,我們得以一窺南國裡悠然散發的合宜故事。在人文風景與導演視野交織疊影的文字裡,不只局限於高雄,也描繪出了屬於南方的風光明媚。
透過把電影視為一場綿延千裡的公路旅行,寫下關於南國的溫暖故事,文學特有的柔軟觸感正好適合這些溫暖的城市;以老饕的舌尖品嘗南方甜蜜的私房小吃;以旅人的視野去追隨電影中片刻便是永恆的美麗風景;最後透過尖銳的影評身分重新挖掘電影背後的文化內涵。
而這一切的源頭,皆自南方而來,在南國的大地之上,不會有冰冷漠視的人,我們都被舒適的季風給薰得柔軟。多麼凶狠的野獸,也將變得溫馴乖巧,而冷漠的心,同樣會變得敏感多情。
鐵道物語
在侯孝賢的《南國,再見南國》裡蜿蜒折返的火車,是台把年輕力壯的青年,送往城市的悲歌,見證著鄉村走向了老化。《冬冬的假期》裡,則是冬冬和妹妹搭上火車,自在的吃著雞翅,享受著市井小民的日常風景,看出城市與鄉間差距下的體驗。而《戀戀風塵》更以「平凡人」及遠走的「火車」刻劃大時代下的氛圍。
如今,南國屏東這台逐漸式微、幾近凋零的「藍皮火車」,又在這流動的風景中,搬演著哪一齣精采的電影呢?在藍祖蔚清晰且易敏銳的眼裡,沒有能夠隱瞞的劇情,所有的伏筆還有彩蛋,都將一一揭露。
2019 南國漫讀節|藍皮火車|【鐵道物語】移動的車廂電影——蕭菊貞X藍祖蔚
藍皮火車|【鐵道物語】移動的車廂電影——蕭菊貞X藍祖蔚。(圖/設計 蘇俊輔,由青鳥制作 提供)
1895年首次放映的《火車進站》是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無聲影片,而這一天也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
火車在電影史上存在重要的地位與意義,透過不同年代的影像,帶出屬於當代的列車記憶。
從侯孝賢導演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到日本小說改編的電影《鐵道員》,以及美國獨立電影《下一站,幸福》。
火車,既乘載了悲歡離別,也象徵著夢想即將啟程,它是一座神秘的移動劇場,跳脫常軌的空間感,帶領觀者闖入不同次元的世界。本場講座邀請到資深影評人藍祖蔚及資深紀錄片導演蕭菊貞,他們將帶領讀者一起搭上這班歷史列車,隨著窗外多變的景象,享受當下片刻更與讀者聊聊不同電影裡的火車光景。
時間:11/10(日)9:00-15:20
地點:
9:00 屏東車站集合
10:40 屏東枋寮藍皮
12:05 抵達台東金崙
12:05─13:21 台東金崙停留/享用台鐵便當
15:02 抵達屏東車站,旅行圓滿結束!與談:蕭菊貞 X 藍祖蔚
票價收費:500元/人
*含台鐵來回車票、午餐、導覽費、導覽器材租借
*為統一購票,敬請大家見諒所有人不分年齡與其他因素均為500元。
*大家可於現場拿到票券後自行到台鐵窗口更換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