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不能用金鐘劇演法演舞台劇
Photo Credit: 故事工廠、林雨宣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不能用金鐘劇演法演舞台劇

文/陳心怡

《再見歌廳秀》是齣相當華麗的舞台劇,尤其是女主角葉彤。

登台演唱的葉彤,除了秀出一套套精緻的禮服外,也偶爾穿插稍裸露的「賣肉」裝扮。

飾演葉彤的藝人林雨宣就在正式演出前一周,還有一絲殘念:「好想減肥,穿那麼漂亮的衣服,不要肉肉的,因為很怕看起來變成綁香腸。」排完戲的林雨宣,一雙大眼沒有疲憊感,想到即將演出,咕噥著這開演前的期待。

這齣戲就像是為林雨宣量身定做,若非如此,也是早就透過心電感應說好的約定。怎說?

葉彤是個單親媽,為了撫養女兒,只得辛辛苦苦在秀場演唱賺錢;林雨宣的母親也是單親媽,從她有記憶以來,媽媽也是在西餐廳、piano bar駐唱。「大概兩、三歲,會走路就被帶去上班了。媽媽會把我打扮細小公主一樣,她在台上唱歌,我就在旁邊搖鈴鼓,一堆乾爹乾媽都很疼我,會幫媽媽帶著我。」林雨宣回憶起小時候的事,片段記憶,就足以擴大註解著母親的能耐與這份母女情。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不能用金鐘劇演法演舞台劇
林雨萱與媽媽

當年沒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規定,所以母親可以把林雨宣帶在身邊一起去工作,直到上了小學,寒暑假依舊是在有母親的歌聲環境中度過。個頭比林雨宣還嬌小的林媽媽一天至少三、四場,多則十一場都是常有的事,從下午一路唱到半夜,台北市當年盛極一時且高檔的西餐廳吾愛吾家、相見歡等,都有林媽媽的好嗓音繚繞。

所以,入行當歌手,跟母親有關嗎?

「我媽是我的偶像!」我話才一問完,林雨瑄沒有斷點立馬回應,相當篤定。

「小時候寫我的志願,我媽做什麼,我就跟著寫什麼,我媽當歌手,我就寫歌手,我媽做直銷,我也說要我要當直銷……哈哈哈,很鬧!」說鬧,但林雨宣真的崇拜母親。母親不只養她,那麼努力工作是因為還要撐起外公、外婆與舅舅一整個家,「我很佩服她,比我還嬌小,卻可以撐起整個世界。」

葉彤與母親那麼像,現在要飾演葉彤,幾乎就是要走入母親的內心。為詮釋葉彤,應該會想與媽媽聊聊吧?然直到開演前,林雨宣並沒有這麼做。

「應該是近鄉情怯。」當初林雨宣決定接演《再見歌廳秀》,確實是因為葉彤與母親的相似性,而排演過程中,從台詞到導演引導,透過扮演葉彤時,就像是母親已經在回答自己從小到大內心諸多疑問,「所以不用直接問,也明白某些時候媽媽的心境,我好像懂了。」

林雨宣是八零後少數演歌雙棲且被肯定的藝人,2015年,她以《出境事務所》的角色被提名角逐金鐘獎女配角,雖沒獲獎,但已然成為指標。然而,要站上舞台演出舞台劇,仍有挑戰,例如肢體語言,就是一大課題;剛開始排演,她還被叮嚀:「不能用金鐘劇演法演舞台劇。」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不能用金鐘劇演法演舞台劇
Photo Credit: 故事工廠、林雨宣

對林雨宣來說,即使明白,但習慣仍需要時間調整。她曾與天心排戲,天心頗犀利的譬喻讓她印象深刻:「天心說,演舞台劇要看你全身,演電視劇,鏡頭以外都是殘廢,哈哈哈,我承認我在鏡頭以外都是殘廢⋯⋯」林雨宣完全不避諱舞台上的她,還有很大空間需要突破。

不論是面對肢體語言的弱項或是場景快速切換下的情緒轉變,她雖明白有難度,但沒有過多擔心,因為她相信認真的態度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就像當年獨立撐起一家子的母親那樣。

「透過葉彤,我跟過去的自己和解,也跟媽媽更貼近。」雖才剛過而立之年,林雨宣的眼神也還保有青春的靈動,然笑談間的夾縫,透過來的是一份超齡的練達。我相信,更深層的林雨宣,是隨著母親走遍各餐廳的那個女娃兒,她早已洞悉人生各種滋味。

※《再見歌廳秀》2020年5月底起從嘉義開始巡迴演出,2020年6月將回到臺北國家戲劇院。【購票連結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藝界人生:

  1. 「小黃瓜」的暱稱曾有可能成真?康柏拜區的舞臺人生
  2. 執行製作不喜歡她:她長得不夠漂亮,不是個電影明星。
  3. 這個設定聽起來很胡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