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遠行,就在書裡旅行
Photo Credit: unsplash

那些讓你很想出門的書,也是讓你不用出門的書

編譯/愛麗絲

打包行李、在不同地域間移動,傳統意義上的旅行因為疫情只能暫緩,但有些書籍,卻讓讀者在翻閱時彷彿置身書中場景,用想像力展開旅行。

《五月的花朵》(暫譯,原名為The Darling Buds of May)
赫伯特.歐內斯特.貝茨(Herbert Ernest Bates)的《五月的花朵》(The Darling Buds of May)曾改編為同名影劇,讀起來就像一場美好的白日夢,讀者們能跟著主角人物查爾頓先生,享受在肯特郡鄉村的悠閒時光,彷彿能品嘗到鮮嫩欲滴的草莓、感受金黃色的陽光從灌木樹籬的縫隙間灑落。

《愛在瘟疫蔓延時》(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哥倫比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1985年出版的傑作《愛在瘟疫蔓延時》,完善了他富有詩意的魔幻現實風格。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將帶讀者漫步於哥倫比亞的卡塔赫納(Cartagena),那個暑氣蒸騰、令人睏倦的城市街道上。

《甘菊草地》(暫譯,原名為The Camomile Lawn)
瑪麗.衛斯理(Mary Wesley)撰寫她的突破性小說《甘菊草地》時已經七十多歲了。故事背景設定於飽受戰爭蹂躪的英國,以快節奏和前衛風格,描繪出五個表兄弟姐妹身處無憂無慮的世界,在康瓦爾郡(Cornwall)共度最後一個夏季。

《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
此書為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完成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在優美的文字裡體現敏銳的社會觀察力。故事在陽光普照的法國里維耶拉海岸展開,有讀者自承已分不清法國南部的魅力,究竟來自當地旅遊經驗,或是來自閱讀此書的印象。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如果今年夏天只想浸淫在一本書中,或許可以考慮迷走於托爾斯泰筆下,閃閃發光的俄羅斯貴族世界,細緻入微地探索愛情、衝突、自由意志和命運。這部小說名列全球必讀排行榜是有原因的——這是對酷熱盛夏的完美解藥。

《七殺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
馬龍.詹姆斯(Marlon James)獲得布克獎(Booker)的作品涉及一段真實歷史:1976年牙買加大選後,七名槍手襲擊了雷鬼音樂教父鮑勃.馬利(Bob Marley)的住所,鮑勃.馬利倖存,但槍手從未被捕,該事件成為未解懸案。詹姆斯巧妙融合不同時空下的眾多角色,講述引人入勝且富有創造力的故事,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

《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恐怖驚悚小說《天才雷普利》是完美的夏季讀物,結合了奢華的物質生活和人心險惡。主角湯姆.里普利(Tom Ripley)追逐名利、成功與愛情,並願意為此而殺戮。湯姆行經之處的風景令人讚嘆,也使讀者往往將書中許多地方都列入自己的旅行清單裡。

《覺醒》(暫譯,原名為The Awakening)
1899年凱特.蕭邦(Kate Chopin)首次出版《覺醒》(The Awakening)時,主角對自身反傳統價值的表述對被指控骯髒、不道德。但在作者去世一個世紀後,這本書被譽為是蕭邦成就最高的一本。書裡對路易斯安那州大島的描述,更能喚醒讀者在島上度過的夏日記憶。

《情迷四月天》(The Enchanted April)
「喜歡紫藤和陽光嗎?中古時期義大利古堡待租」四名個性、境遇截然不同的女性,看到報紙上的出租廣告後,便前往義大利古堡渡假,書中描述場景令人驚艷,更讓讀者想起在義大利旅行的種種,歷歷在目。

《白色專輯》(暫譯,原名為The White Album)
瓊.蒂蒂安(Joan Didion)的論文集,像帶讀者行經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美國,該書首篇文章以「我們活著,講述自己的故事」為標題,這也是蒂蒂安最經典的名言之一。

《看不見的城市》(暫譯,原名為Invisible Cities)
在《看不見的城市》中,敘述者馬可.波羅(Marco Polo)正在與忽必烈大汗談論神奇的城市,但很快我們就知道他談論的城市:威尼斯。

《北非情人》(Hideous Kinky)
埃絲特.佛洛伊德(Esther Freud)的《北非情人》曾改編為電影,由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主演,講述一位英國少婦從破碎的婚姻中逃離,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在1960年代前往摩洛哥。字裡行間描述摩洛哥城市馬拉喀什的風光,帶讀者進入在柏柏爾語裡,意為「上帝的故鄉」之處。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安德列.艾席蒙(Andre Aciman)筆下的故事發生在義大利里維拉(Rivera),陽光普照的夏天,17歲的埃利奧(Elio)愛上協助父親的研究生奧利弗(Oliver)。這段迷人卻令人心碎的初戀裡,讀者彷彿也徜徉在義大利的夏季海灘,品嚐如桃子般酸甜的滋味。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獲普立茲小說獎的《憤怒的葡萄》裡,主角約德(Joads)一家從事佃農為生,碰上乾旱襲擊奧克拉荷馬州時,只好遷往加州,但等著他們的卻是更大的挑戰。讀者隨書中描述彷彿踏上公路旅行,從文字裡體驗那片熱燙的土地。

《湖邊小屋》(暫譯,原名為The Lake House)
故事有兩條時間軸,一是1933年在英格蘭,愛麗絲.埃德瓦妮(Alice Edevane)一家人正為備受期待的仲夏夜派對做準備,而那幢鄉間別墅Loeanneth裡,卻發生了禁忌之戀、未解之謎。 七十年後,愛麗絲的生活就像她所寫的暢銷偵探小說一般,一名年輕的警探開始詢問關於她家庭的過去,愛麗絲不得不直面自己一生試圖逃避的秘密。

《大綱》(暫譯,原名為Outline)
作者雷切爾.庫斯克(Rachel Cusk)筆下的主角是一名英國女教師,在悶熱的夏季飛往雅典,教授創意寫作課程。透過她的學生、她與其他作家的晚餐,讀者很快就能發現主角正學習如何面對失去,而字裡行間對希臘、如水晶般清澈海水的描述,更適合炎熱的夏日閱讀。

《艾瑪》 (Emma)
珍.奧斯汀的所有作品都很適合夏季閱讀,但《艾瑪》中的某些東西讓它成為更理想的夏日讀物。也許是迷人又令人生厭的主角艾瑪.伍德豪斯(Emma Woodhouse),也許是過分搶眼的配角,也許是快樂的結局。不管是什麼,這都是本適合夏日閱讀的書籍。

《愛麗絲的失語花》(暫譯,原名為The Lost Flowers of Alice Hart)
九歲的愛麗絲.哈特(Alice Hart)因家庭變故搬離海邊的住家,與從未聽說過、經營花卉農場的祖母住在一起。祖母的花卉農場不僅是農場,也替迷失或受傷的婦女們提供庇護。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中,每朵花都有其含義,愛麗絲學會用花語來替代那些難以說出口的話,但隨著年齡增長,她開始意識到,必須勇於掌控屬於自己的故事。書裡描述的澳大利亞風光,就像是替讀者記錄旅行的美好回憶。

《克麗索》(暫譯,原名為Calypso)
此書被描述為「為那些討厭海灘的人準備的海灘讀物」,作者大衛.賽德瑞斯買了一幢海濱別墅並命名為海區(Sea Section),想像著與親人在陽光下,悠閒度過假期,讓讀者彷彿也與家人置身濱海小屋裡。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 Pray, Love)
此書是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在旅行中尋求愉悅、奉獻和平衡的回憶錄,從羅馬到印度再到巴峇里島,是從內心探尋幸福、鼓舞人心的故事,書中對羅馬與披薩的描寫,更讓讀者渴望造訪義大利。

《小美人》(暫譯,原名為Little Beauty)
故事背景設定於愛爾蘭西海岸一個偏遠而美麗的島嶼上,講述了母性、愛與生存所需的勇氣。主角蘿拉.奎因(Laura Quinn)起初急於離開該島,以便能開展自己的新生活。一年後,她帶著剛出生的嬰兒馬修(Matthew)回來,並做出一些決定。

《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
對於旅行渡假,如果您最想念的是與陌生人相遇,閱讀充滿新奇人物的此書將是最佳選擇。露西(Lucy)與表姐夏洛特(Charlotte)前往佛羅倫斯旅行,遇見外貌艷麗的浪漫小說家艾蓮娜.拉維什(Eleanor Lavish)、庫克尼.西格諾拉(Cockney Signora)、艾默生(Emerson)先生和他熱情的的兒子喬治(George),在英格蘭和義大利之間的故事,讓露西產生價值觀的碰撞,也必須學會跟隨心之所向。

《上帝的孩子都需要旅行鞋》(暫譯,原名為All God’s Children Need Traveling Shoes)
此書為非洲裔美國作家、詩人馬雅.安傑洛(Maya Angelou)七卷自傳系列中的第五本,始於1962年至1965年,從安傑洛三十三歲起,講述她在迦納的生活經歷,並描寫迦納人民的溫暖及豐富的文化傳統。在那裡安傑洛對愛情、友誼、民權和奴隸制度有了新的認識。

《鹽路》(暫譯,原名為The Salt Path)
此書曾獲皇家文學學會獎(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Christopher Bland Prize)、入圍2018年科斯塔傳記獎(Costa Biography Award)與溫懷特金啤酒獎(Wainwright Golden Beer Prize),是一對夫婦在破產、患病後毅然決然,沿著英格蘭西南海岸,徒步630英里的非凡故事。這段路不僅是旅程更是考驗,也是對生命的肯定及療癒。希望與絕望並存的文字裡,能喚起讀者對於西南海岸的記憶。

資料來源:

  1. Books to make you feel like you’re on holiday, as chosen by our readers

延伸閱讀:

  1. 旅行成癮者:旅遊書的價值,其實在於「預言」
  2. 邊旅行邊工作的接案生活,大家最好奇時間怎麼分配
  3. 【一週E書】寫作與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是種時間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