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創造一個能勇敢追求夢想的世界。」——專訪八月店長晨星出版社陳銘民社長
文/愛麗絲
「在我們那個年代,不敢想什麼是夢想,只想著怎麼過日子啊!」陳銘民笑稱自己是在鄉下長大的農村子弟,比起虛無縹緲的夢想,他更專注於眼前腳踏實地的生活。
國中畢業時,父親眼見親戚在台鐵開莒光號火車,做一休一、薪水也很不錯,便鼓勵陳銘民報考國營企業。在聯招中,陳銘民考上第一志願——高雄石油公司跟高雄高工建教合作的管鉗科,但第一天夜晚睡在宿舍裡,他卻後悔了,「我心想:『難道我這一生就要跟這些塑膠管為伍嗎?』」第二天一早,陳銘民便逃學跑回家。在不敢談夢想的年代,這或許是陳銘民替自己做的第一個選擇。
高中畢業後,考量家中經濟狀況,陳銘民先當了三年兵,而後就讀東海大學經濟學系夜間部,「那也說不上是第一志願,只是想賺錢,讀經濟聽起來比較有機會賺錢。」畢業後,陳銘民因緣際會下進入直銷圖書公司,而這正是他接觸出版的起點。
「我想創造一個能勇敢追求夢想的世界。」
「那個年代的台灣,要白手起家是相對容易的,」於是,陳銘民如他所言「校長兼撞鐘」地創立晨星出版公司。「我成長在一個不敢有夢想的年代,當有能力時,就想創造一個能勇敢追求夢想的世界。」
不同於多數出版社集中於首善之都,陳銘民因為喜歡台中的生活步調,選擇以台中作為起點,但這自然在創業初期替他添了不少麻煩。「一開始很辛苦,我幾乎每周要開車跑兩趟台北,當時的兩大報——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副刊編輯都是晚上十點多才下班,我陪他們喝酒聊天,經常回到台中都已是半夜兩三點。」不過,當年付出心力建立起的真摯情誼,仍讓陳銘民感謝萬分,「在文壇結交的許多朋友,都幫了我很多忙啊!」
在創立著重台灣出版品的晨星出版社之後,陳銘民並未停下腳步,目前整個晨星出版集團包括以圖文書為主的大田出版、專精於旅遊書的太雅出版、著墨經典文學的好讀出版、和以文學書為主力的愛米粒出版,陳銘民打造出符合內心理想的出版集團,這也體現在晨星出版社的 Logo 設計——一個人伸手摘取星星的圖樣,「我們就像一個星座,一個家族,一起追求文化的夢想。晨星就是一顆最閃亮的星星、一顆曉明之星、一顆最後還亮著的星星。」陳銘民自信地說道。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我因為賣書,才投身出版;因為做出版,才懂得書、懂得閱讀的價值。」陳銘民的父親只上過私塾,母親則未曾讀書,比起從小家庭教育的薰陶,他的閱讀習慣,幾乎全靠自己培養、體驗。
憶起閱讀的起點,陳銘民記得自己小時候讀的是世界名著、偉人傳記,「世界名著可以啟發人的思想,小時候讀《小王子》、《老人與海》會有無窮的想像空間,但年長後重讀,卻又領略完全不同的心境與見解。」
而後進入社會,面臨形形色色的競爭與生活,陳銘民藉閱讀充實自己的技能。如今,陳銘民笑稱「年紀大了,生活要追求的當然是樂趣啊!」經歷時光的淘洗與淬鍊後,陳銘民早已懂得價錢與價值的區別,也理解活在當下、享受生活質地的重要性。現在,陳銘民喜歡閱讀生活情趣、人生閱歷等相關書籍,「我要追求的是增加自己的快樂、同時增加別人的快樂。」閱讀,對陳銘民來說如日常,更是一輩子的事。
出版好書如種植果樹,總會嚐到甜美
「其實啊,閱讀風氣在時空變換下,也是有所改變的,」陳銘民笑稱當年投身出版時,家鄉的鄰居竟對他的母親罵道「你兒子在賣課外書,害小孩子都不讀書!」如今,「我們這個年代的父母親,都在鼓勵小孩閱讀啊!」
每一本書,在陳銘民眼中,都是作者近乎一生的經驗累積,經編輯規畫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只要花幾百塊錢,就可以得到作者的智慧結晶,閱讀不正是最便宜、有效、又有趣的學習方式嗎?」
陳銘民説,出版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創意產業,要出版好書,又要好賣,是很困難的。但從草創時期的「校長兼撞鐘」走到今日,陳銘民與團隊夥伴間早已建立默契,在自由發揮與審慎評估間取得平衡。若是沒有經驗的編輯,陳銘民起初會過問選題、文案、封面的大方向,而隨編輯熟悉度增加,便大膽放手讓編輯去做,「我們的夥伴都是對出版與文化有興趣的人才,必須讓他們各自發揮才能。」
為了出版好書,每位愛書人都曾並肩作戰,憶及過往,陳銘民說曾有位編輯同仁被作家以三字經羞辱,他得知後,曾勸編輯不如放棄出版吧,「但編輯哭紅著臉告訴我:『可是他的作品很好,還是出好了。』」隔日,身為社長的陳銘民便帶著兩瓶紅酒登門找作家講和。「我要說的是,我們為了出一本好書,願意低聲下氣,如果是為了賺錢,就不會這樣做,這是我覺得做出版最驕傲的一件事。」
投身出版,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將好書帶到讀者面前,讓閱讀走入每個人的生命裡。
出身農家,陳銘民過往曾花費十年時間,整理雲林老家的土地,打造出大片菜園、老宅三合院,在六千多坪的土地上,種植一百多種水果。看著親手栽種的果樹成長茁壯、結實纍纍,讓陳銘民笑稱種植實在是一件很療癒的事。
「在晨星上班的員工,幾乎都周都會吃到我種的水果。」或許和閱讀帶給他的體驗相同,陳銘民也希望能將這份暖人心房的甜美傳遞出去,持續出版好書,讓世界往他理想的樣貌再靠近一些。
愛書的出版人們:
- 「為什麼要開出版社?」「因為不想害別人賠錢XD」──專訪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
- 奶茶聯盟的童書出版人戰「疫」——國際出版專業人士亞洲參訪團聯合對談側記
- 接地氣的老書店,在務實中尋求浪漫——專訪南方書店陳筑閔、陳峻昕
- 「願意開書店的人,多少都還是有點樂觀的。」——專訪孩好書屋店長江珮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