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若你遺忘了呼喚——龐文真談卡勒德.胡賽尼的《遠山的回音》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文真在多年以前就跟我提到非常喜歡《遠山的回音》,並且說胡賽尼的《追風箏的孩子》是她理解阿富汗這個國家以及此地人民傷痛的起點,她為受苦的人們感到很不捨。 因此,當「經典也青春」節目迎來第三百集,極力邀請文真來上節目談書的時候,她毫不遲疑地選了《遠山的回音》…

【經典也青春】無論進步派、反動派如何交鋒,都應「善待民主」 ——洪財隆談赫緒曼的《反動的修辭》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身為文學人,這本書有眾多吸引我的部分,首先是作者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暨思想家赫緒曼早年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而後是他關於反動修辭的精闢論述,以及最終給予進步派與反動派充滿深意「應善待民主」的提醒。 1915年生於柏林猶太中產家庭的赫緒曼,是個行動派。他十幾歲…

替威權辯解的人堅稱:我們有權享受井然有序的生活

文/戴雅門(Larry Diamond);譯/ 盧靜 一九七八年,捷克劇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後來成為捷克斯洛伐克脫離共產後的首任總統)寫下《無權者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異議人士論著之一。哈維爾堅稱,受壓迫者能藉由「活在真相之中」(liv…

神秘情調之外的柬埔寨現形記:一個宛如噩夢的苦難國度

文/陳柔縉 這個國家的人不喜歡孔雀,千萬不要去那裡開工廠、做生意,設計個有孔雀的商標。 這個國家的人民多信仰佛教,所以,他們不喜歡大聲講話,爽朗的哈哈大笑到那裡會變得有點不太禮貌。 入了這個國境,看見無邪的可愛兒童,也別想摸他們的頭,否則就犯禁忌了。 這個國家有世界遺產,十二世紀留下的吳哥窟,巨大的…

道德上,我們可以反抗打人的警察嗎?

文/ 賴天恆 妳的朋友跑去抗議。抗議的內容搞不好是為了臺獨,搞不好是為了統一,搞不好是為了紅花不夠紅、綠葉不夠綠,搞不好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國文課本等級的廢文。不管如何,他在直播,但手機快沒電了。他請妳拿個行動電源給他。 假設一:妳要把行動電源拿給朋友時,莫名其妙衝出來一個人,把妳的行動電源摔壞,…

此一時彼一時?政治人物有違背承諾的好理由嗎?

文/陳煥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看到政治人物說話前後不一、違背自己承諾的情況。像是二○○八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曾說,要是敗選就退出政壇,但後來卻復出從事政治活動;前總統馬英九在競選連任前曾明確表示,絕不會在任內與對岸元首見面,但二○一五年十一月卻在新加坡進行了馬習會。 通常我們對於公眾…

法國大革命 讓那些想腐蝕或奴役人類的人不得安寧

文/阿勒克西.德.托克維爾 為何法國人先要改革,後要自由 人們很早就開始動搖政府這座古老的大廈,它已經搖搖欲墜,但還沒有涉及自由的問題。伏爾泰幾乎不去想它。在英國生活的三年讓他看到了自由,卻沒能使他愛上自由。英國自由傳播的懷疑論哲學令他欣喜,其政治法律卻很難打動他,他發現英國的政治法律缺點比優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