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她還以為作家都不用上廁所,不食人間煙火的

文/黃寶凜;譯/簡郁璇 倘若巷弄內的社區型書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是一股潮流,那麼除了書本,書店擴張為提供文化生活的空間,則又是另一股潮流了。儘管如此,書店老闆們並不是自願引領或跟隨這股潮流的,或許應該說是一種攬客手法?畢竟總要先讓顧客走進書店,而且光靠賣書無法過活。 剛開始英珠也打算只賣書就好,但她逐…

她說起故事足以影響大選、推動立法——瑞典國寶作家林格倫

文/堀越英美;譯/陳令嫻 一九四一年冬天,七歲的卡琳罹患麻疹臥病在床,懇求母親說故事給她聽。由於嚴重到好幾天都下不了床,唸了好幾個故事的阿思緹已經沒故事可說。她問起女兒想聽什麼樣的故事,女兒回答:「我想聽長襪皮皮的故事。」 長襪皮皮?她當下即興創作出名為皮皮的女孩:這個女孩最強壯,一個人無拘無束地生…

得了肌腱炎以後,寫作成為一件富於疼痛的事情

文/林薇晨 得了肌腱炎以後,寫作成為一件富於疼痛的事情。我總是趁著身體狀況還好的時刻,拿捏著速度,打起要打的字,放慢放慢,並且試圖在痛覺來到以前趕緊收手。指尖踮在鍵盤上,一步一步,輕輕去到它們去熟了的字鍵。科答科答。科答科答科答。我在深夜聽見這些生產文字的聲音,偶爾也會聽見自己躡手的罪惡感。 從來不…

新手作家易錯過的免費連載:看似虧本生意,其實好處多多

文/鄭穆尼;譯/林珮緒 「為什麼要我把費盡苦心才寫出來的作品,免費給別人看呢?給錢讓我賣掉都還嫌不夠呢!」 剛開始寫網路小說時,我不知道為何要免費連載自己的作品。「不該是要把免費連載的時間拿去投稿公開徵稿比賽嗎?投稿不是比較有利嗎?」、「可以免費看的作品會有誰想花錢買來看?」等問題也曾在我的腦海中盤…

在日本,寄出稿子給出版社後,務必記住「兩天內」法則

文/松岡圭祐;譯/張雅婷 當作家主動向編輯部聯絡,表明「什麼都好,我就是想出書」時,對方最先提議的一定是實用書的企劃。這與作者的知名度無關,是因為預期可以達到一定的銷售量。但是,就算你寫實用書的文筆再怎麼優秀,以讀物來看非常有趣,文藝編輯也不會主動開口邀稿:「你的寫作能力不錯,要不要嘗試寫小說看看?…

【一週E書】這種事對男女都不好

文/犁客 那天蕾貝嘉.索尼特和朋友莎莉參加一場宴會,宴會在一個山中的森林舉辦,男主人非常富有,在所有賓客陸續離去之後,還要求蕾貝嘉和莎莉留下來聊聊。男主人聽說蕾貝嘉是個作家,蕾貝嘉客氣地說自己的確出版過幾本書,男主人問她都寫些什麼題目,蕾貝嘉說了其中一本,那本書講到以拍攝連續動作照片聞名的攝影師邁布…

推理跑讀事件簿 Case 13:法律的極限,故事的起點──法律題材創作漫談

從律師到作家,身兼編劇以及導演,唐福睿用自己的方式實踐法律人的理想。他將於本次講座中,由《童話.世界》與《八尺門的辯護人》出發,透過故事、人物設定以及背後隱含的議題,講述他如何發想題材、蒐集資料,最後將法律與戲劇專業融合,創作達成法律普及的大眾作品。 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 13,邀請到《八尺門的辯…

回到台北的理由如此理直氣壯,他說,他想再寫一本書

文/郭強生 那年夏天,在大學畢業前,他將自己的短篇小說集匆匆付梓,找了一間很小的出版社(印的多是教科書一類的),目的不過就是藉此告別青春的混亂徬徨,做個階段性了結。 在那個年代,大學畢了業就該獨立,沒有繼續念研究所的打算,那就準備踏入社會,自食其力。從高中開始已經寫了這些年,他無法不對自己承認,已經…

【經典也青春】一段「很窮但很快樂」的時光——陳瀅如談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巴黎,不散的饗宴》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海明威說:「如果你夠幸運,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1992年我第一次去巴黎時,正巧香榭里榭大道大整修,春天的雨使得路上泥濘不堪,出差拉了大大小小行李的我與同事二人,每天狼狽不堪地步行、趕車、拜訪出版社,還要看…

沉浸寫作被質疑太孤僻,史努比心想:​​我對人過敏!

文/安.派契特;譯/鄭勝得、郭宣含 我小時候非常內向,也不是個酷嗜閱讀的人。外婆擁有許多《花生》平裝本漫畫,都是她從藥房旋轉架上買來的,像是《你受夠了,查理.布朗》(You’ve Had It, Charlie Brown)與《這一切與史努比》(All This and Snoop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