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馬遼太郎;翻譯/馬靜 四周寂靜無聲。 永正十四年(一五一七)六月二十日。一名乞丐坐在皇宮紫宸殿前破舊的土堆上,仰頭望向星空,感受著夜晚的清涼。 風習習拂過。 所謂的皇宮,不過是一堆廢墟。涼風吹拂過弘徽殿、北廊、仁壽殿脫落的房頂,穿過古朽的柱子拍打在土堆上坐著的乞丐的臉上。 時逢戰國初期。 「我…
文/司馬遼太郎 每年到了這個季節,美濃本巢郡的農民會戴著斗笠,扛著從田裡收成的甜瓜到鎮上叫賣。 瓜呀、瓜呀,好吃的瓜呀,快快來吃喔。 這是美濃的鄉土歌謠。甜瓜的名字其實叫真桑瓜,是美濃本巢郡真桑村生產。據說,真桑瓜原產於非洲,經印度傳入中國後變成西域的名產。之後又傳到朝鮮,大約在日本應神帝時期,朝鮮…
口述/喜歡音樂總經理 陳子鴻整理/陳心怡 我的自慢書單: 記錄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人生觀察的「自慢」系列再添新作,在新書上市的同時,何飛鵬邀集各界名人,列出每個人的「人生」及「管理」書單,這是這些名人人格養成的關鍵讀物,也是讀者選擇閱讀時的可靠指引。 我非常喜歡閱讀歷史書與人物傳記,小時候看…
對於日本戰國時代,我似有閱讀障礙,翻過好幾本不同類型的書,始終弄不懂幾位英雄豪傑的縱橫關係,甚至先後輩分。就算記住了,一段時間後又遺忘了。直到有一天,抓起一本書就讀,書名看不出來是講什麼,也沒看簡介,本想翻個幾頁就好,不料一讀就入迷。那是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部分敘述有武俠小說的味道。主人公,猴頭猴…
若問我,重慶南路書街沒落,有快要消失之慮,我的感覺。會不會懷念?會;會不會期盼風華再現?會;若就此消沈?會不會難過?答案是不會;期待政府出手相救?不。 懷舊不等於守舊。與對待過去任何風光事物一樣,會懷念,會發思古幽情,但沒有重溫舊夢的意思。重慶南路書街如此,隨環境變動而走入歷史的舊時光,都是相見不如…
文/風傳媒原文刊載於風傳媒,獲授權轉載 日本兩大文學獎芥川賞與直木賞 16 日晚間宣布得主,46 歲的台灣作家王震緒(日本筆名為東山彰良)以國共內戰及台灣戰後社會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流》,成為繼邱永漢(1956)、陳舜臣(1969)之後、第 3 位摘下直木賞的台裔作家。在台灣享有盛名的日本知名作家司馬…
歷史小說,我不見得那麼愛讀,常翻閱,多少帶點功利取向,希望透過小說,增進對歷史本身的理解。但此舉正說明了歷史小說的威力、魔力與魅力。 從讀者角度出發,歷史小說教我的事,主要是:關注或引發興趣於某段某部分的歷史、補綴史書空白、解開史實不解之處,以及增加歷史知識。 一段歷史人事,讓人耳熟能詳,很少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