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憲鴻(小冬瓜) 二○一八年六月,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因為飽受末期癌症的病痛所苦,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由於安樂死目前在台灣並不合法,這段從台灣到瑞士的死亡之路,引起了非常多爭議和討論。 醫護人員不是應該要盡全力拯救生命嗎?怎麼可以協助自殺?安樂死難道不會被有心人士利用,造成病患非自願…
文/翁玉玲 「誰會先死,我還是牠?」 ──比恩醫師 這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情如家人的寵物生病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生命的尊嚴」與生活品質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無論是基於擔憂還是經費問題,生病的動物相較於人類患者更缺乏保障,《坐下、等等、好了:罹癌寵物教我們的人生功課》提醒大眾愛護自家的寵物到最後,必…
文/謝宛婷 大家都知道安寧照護是照顧著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人,然而,有的時候,生命還沒走向終點,選擇卻已經走向終點。走投無路的人生,也時常敲響著安寧照護的大門。 幻聽不時地慫恿著她自殺 水姨在她不斷被逼迫的人生中彈盡援絕,手邊盡是壞球。她想勉強撿起一顆投,卻發現,連投出這樣一顆球的權利都沒有。 我們就…
文/朱為民 破除三大迷思,你可以更了解安寧醫療 安寧緩和醫療是協助每個人在終點前的這一段路,可以留下更多時間和空間,給自己最愛的人。因為:「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張先生,六十歲,肺癌末期患者。下午收到會診的通知,於是在週末下班前到十樓胸腔科病房去看這位病人。照例,以我熟悉的開場…
信裡的愛,讓我能活下去 雖然你離開了,但讀著信,還是能感受當初被你擁抱的溫度,那是你從沒停歇的愛。 疼你到最後,學著放手 我很不捨,但我知道躺在病床上的你,沒有自尊、沒有品質,受著痛苦,那麼哪怕我心裡再疼,我都會放下。 馮以量在13歲時,父親罹癌過世,4年後,母親也不幸罹癌過世。讀中學、大學和剛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