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進行減塑,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恐將超過魚的數量

文/安妮-瑪莉.博諾;譯/李家瑜 「零廢棄」生活可行嗎?為什麼我們需要「零廢棄」? 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每個人每天平均製造 4.5 磅的垃圾。這些廢棄物大部分來自一次性的材料,例如食品包裝,或是完全未經使用的東西,例如食物。 我們的消費模式是線性的——將原料製成產品,通常再迅速地加以丟棄,如此一年製造…

【熱青年】資源共享的生活圈──讓身邊的物資成為一份禮物

2018/09/27─2018/09/30 【熱青年─我的熱情,我的價值】系列講座 把舊衣打包丟進舊衣回收箱,或者把不需要的玩具裝箱拿給回收站,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陳家銓看見了資源與需求間的問題,創立iGoods愛物資,線上物資捐贈平台,目標是讓閒置的資源再次流動,讓物品可以物盡其用、延續…

我在這個國家做出第一個失禮行為,是把紙類丟錯回收桶

文╱海倫.羅素;譯╱羅亞琪 增加幾千大卡的熱量後,我們帶著圓滾滾的肚子離開麵包店去和居留仲介碰面。她是一名身材苗條的女子,染成金黃色的頭髮綁成典型的北歐丸子頭,身穿黑色皮夾克、外搭厚重的鵝絨上衣,以及一件看起來很容易著火的長褲。她安排了幾個會面,讓我們看看丹麥的房子。 我們欣喜地發現,這些房子全都很…

獨立出版社的硬派社會實踐──用回收紙板做手工書!

編譯/陳慧敏 用回收紙箱的硬紙板來做書封,這不是矯情的環保點子,而是拉美獨立出版硬派的社會實踐。 威斯康辛大學圖書館有硬紙板書藏書專區,介紹指出,阿根廷在2001年發生經濟危機,百業蕭條,最早是獨立出版社Eloísa Cartonera,為求生找活路,運用拾荒者從街頭撿拾來的紙板,由藝術家手繪書封,…

廢書也有第二春 搶救貧困兒童識字率

編譯/陳慧敏 每年送入焚化爐或掩埋場的廢棄圖書,多不勝數,但是難道它們就沒其他可能的去處?即使是已開發的英國,貧困偏鄉的識字率問題也是社會一大隱憂,現在,Re-Read 社會企業就是希望利用這些即將報廢的圖書,給偏鄉的孩子,一個新的機會。 英國《約克夏時報》報導,Re-Read 創辦人麥克勞福林(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