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一冷 小的時候我們除了問過爸媽「我們從哪裡來」這種大哉問之外,相信不少人也有印象自己疑惑著我們的名字是怎麼取的吧?得到的答案也許不外乎族譜、算命、姓名學、查字典……等命名方式,而為我們命名的人也多半是父母或家中有份量的長輩。長久以來生活在以漢人文化為主的臺灣社會,我們似乎都習慣了這樣的命名模…
文/李雪如 很多人認識秦嗣林是從《女人要有錢》開始。節目裡,他戴著細邊眼鏡、白手套,仔細地為來賓的寶物鑑價,在一次又一次寶物價值真相大白中,觀眾不僅看見了秦嗣林在鑑定上的專業,也看見了當舖這行業的另一面。 經營當舖超過 40 年的秦嗣林說:「開當舖就像醫院的醫生,必須處理很多負面情緒,人到了困境,人…
文/楊力州 歷史告訴我們,想改變,就要學會憤怒,在《我們的那時此刻》這本書,透過電影回顧台灣五十年歷史,重新去看台灣的電影及它背後的時代意義。看見我們不一樣的過去,一樣的未來。 創作,尤其是電影創作,都應該要跟社會對話。 多年來,台灣社會一直鼓勵我們往前跑、往前看,可是我們已經失去了一種能力,就是「…
文/野島剛 在這篇序文的開頭,我想先坦白承認一件事,那就是台灣史的複雜性,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種種悲劇意涵,對於像我這種位處於外部研究台灣的人而言,實在充滿著難以抗拒的魅力。對於受大和民族壓倒性的支配、走在「萬世一系」這種世界絕無僅有的線性歷史軌跡上的日本人來說,在台灣這個並不算大的島嶼上,那充滿著民族…
莊瑞琳(衛城出版總編輯) 【按:此文為在臺大歷史系「我們的知識共同體」與東華大學歷史系「近來臺灣大眾史學讀物的編輯與出版」的兩次講座內容改寫而成。】 唯有出版讓歷史成為歷史。 這句話的原版是「唯有印刷出版讓人成為作者」,是 1690 年法人弗爾提耶(Antoine Furetiére)在《通用字典》…
文/鉄鼠 Photo from Wikipedia 1947年2月27日,發生在台北市的一宗私菸查緝血案,引爆了台灣人民自國民政府接管以來蓄積的種種不滿;隔天,亦即2月28日,群情激憤的台北市民聚集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抗議專賣局查緝員過當的取締行為,得到的回應卻是衛兵的子彈。請願行動旋即演變成大…
文/George H. Kerr Photo from Wikipedia 假如還有任何台灣人對中央政府仍持有懷疑,他們將會從幻想中覺醒[1]。 三月十日(當軍隊抵達台灣兩天之內),蔣介石在南京紀念週會中(在中國各地,每禮拜一都擧行例行週會)爲陳儀及其他政府官員向公衆辯解。如同往常,他指摘批評他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