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瘟疫可以說已經籠罩全城。因此再也沒有個人的命運,而只有集體的經歷,也就是大家共同遭遇的瘟疫與共有的情感。——阿爾貝.卡繆,《鼠疫》 武漢肺炎疫情於全球延燒,全民防疫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正在身體力行的日常。 大多數人皆減少社交活動、在家自處的時間大幅增加。社群平台上,不再充斥出國旅行的美…
文/桑德爾原刊【圓神書活網】 沒有人喜歡排隊。有時候你可以付錢插隊。餐廳不會在門口貼著告示,宣布:願意給領班五十美元小費的客人,可以立刻有位子。不過近年來,出售這種插隊的權利已經從暗處現身,成為大家熟悉的作業模式了。 付費切入快速道 航空公司開始提供經濟艙旅客,以單一費用購買插隊權的機會。只要多付三…
文/鴻鴻 莎士比亞是英國人,斷無可疑。但是,是否英國人才擁有詮釋莎翁的「正宗」權利,恐怕未必。 莎士比亞本來在英國文壇並非主流,遑論大師,要到十八世紀德國文豪歌德把他捧上天,才紅回英國。當代的莎劇詮釋,許多其他國家都玩得更起勁。德國的歐斯特麥耶把《哈姆雷特》演成癲狂小丑、《奧賽羅》演成同志情,法國即…
編譯/黃彥霖 2016 年 4 月 23 日是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逝世 400 週年紀念日,即使他的劇作平時就已經是許多現代文學、影視作品的靈感來源之一,適逢百年紀念,英美各地的致敬活動之多仍將在 2016 年佔盡風頭,從劇場到出書,一整年都將熱鬧不斷。 美國紐奧良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