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經典也青春】爭勝負?比風範? ——陳美桂談川端康成的《名人》 發表於 4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美桂老師說她在剛任教北一女那幾年間,由幾位文壇朋友帶去附近的書局,有次買到了名人這本書,當時為了怕受到打擾,她還躲進女廁一口氣把整本書讀完了。 我說:「這真是對一部作品的最高禮讚啊。」 (比捷運坐過站還猛,而我今夏最愉快的閱讀經驗是來回通勤的十幾趟捷運中讀完本書,並且坐過站三次) 我喜歡《名人》猶勝《雪國》或《伊豆的舞孃》或《古都》。 完整文章
專訪 更加真實、卻被認為「神祕」的東西──專訪張惠菁 發表於 12 4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木馬文化 文/犁客 「當年做的那本電子書根本不會賣啦,哈哈哈;」張惠菁笑著說。 2001年,亞馬遜的Kindle還沒問世、網路書店還沒被連鎖書店的老闆們放在眼裡,但國外許多創作者已經透過不同合作測試新形態的閱讀可能,當時已經出版過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的張惠菁,也與藝術家紅膠囊及歌手楊乃文,合作了一本Flash格式、結合文字、圖像與音樂的電子書《惡魔的夏天》。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經典也青春】凌駕於《雪國》之上的 ——張惠菁談川端康成的《山之音》 發表於 27 1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深夜裡,64歲的老人信吾在位於鐮倉的家中,聽見後山傳來一股低沉的轟鳴,日間他的妻子提起,自己的姊姊死前也聽見這股不知從何而來的聲響。 信吾一方面為這山音是否在預告自己即將死亡而感到些許害怕,一方面又不得不將注意力放在經歷過戰爭的兒子與兒媳之間感情生變,以及女兒帶著兩名稚齡孫女回娘家的問題。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給有志創作者的非八卦專業爆料 發表於 5 7 月, 2018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Pixabay 駱以軍甫獲第五屆聯合報文學大獎。此項獎金高達一百零一萬元的文學大獎,有別以單篇作品匿名參賽的文學獎,它讓平時擔任評審的資深作家、評論家也有機會享有冠冕,性質類似於諾貝爾、吳三連等獎。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川端康成:人是不斷消失在過去的日子裡的 發表於 10 6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pixabay 文╱陳銘磻・繪╱Jupee 一八九九年六月十一日出生大阪北區此花町的川端康成,幼時孱弱多病,家人呵護備至,少跟外界接觸,導致生活封閉、性情孤僻。三歲前,雙親感染肺結核,先後辭世,由祖父母收養,寄居大阪三島郡豊川村舅父的黑田家。七歲時,祖母棄世;十歲時,唯一的姊姊芳子罹患熱病,併發心臟麻痺夭折,親人接踵過世,他的精神受盡折磨,難忍熬煎,僅能藉助閱讀加重生命能量。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愛、孤獨、生命的困境與突圍的姿態──關於一隻失眠的鳥 發表於 28 9 月, 2017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StealThisPicture.com 在台大生態池經常遇見牠,在淡水河岸,在大安森林公園,在植物園,在許多水澤河畔也常見到牠,總是佇立不動,安靜沈思。起初不識太多鳥獸之名,夜鷺、灰鷺、牛背鷺,傻傻分不清楚,後來在有河Book書店,透過詩人隱匿之口,我確定不會忘記,牠是夜鷺。 完整文章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逝者已逝,而故事未完待續 發表於 2 5 月, 2017 By 楊勝博 Photo Credit: Unsplash 陳育萱的《不測之人》透過男子蘇進伍之死,用亡者視角帶出故事,以幾名親友的角度帶出更多和亡者有關之事,並串起「陂仔尾」這個村裡的所有故事。除了與父親的和解、重新了解家人,還有宋江陣的文化傳承、惡德工廠的官商勾結、廢水造成的農地汙染,以及性別認同的議題等。但是在閱讀作品時,會發現《不測之人》沒有造作之感,是一個不濫情,卻又情感飽滿的故事。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03/18【貞明讀書會 大成系列講座】從「易學」解構川端康成的美學世界:日本文學中的愛與死原型 發表於 21 2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Yiannis Theologos Michellis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唯有細品慢讀,才讀得到暗中所眨的眼睛 發表於 5 1 月, 2017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Pixabay 閱讀《誰在暗中眨眼睛》,速度宜緩,想快讀略看以求故事梗概也不行。 不得不緩慢的原因,一方面王定國的文字壓縮,密度高,節奏舒緩,一方面,情節推進是一步步拼圖式的,漸層呈現。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