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逝往的夢中北平──讀《俠隱》

文/平遙 一點都不「武俠」的武俠小說 《俠隱》為旅美作家張北海以民國時期與抗戰前夕的北京為主要背景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 李天然,太行山莊掌門人顧劍霜的關門弟子。1930年,他的大師兄朱潛龍夥同日本人,在一個晚上滅了自己的師門上下五口,李天然本來也應該在其中。但他大難不死,又逢居留北平的美國醫生馬凱大…

【果子離群索書】武林或許並未消逝,而是在大時代中不顯眼了

如果不看文案,直接閱讀《俠隱》,幾十頁讀下來,可能察覺不出這是一部武俠小說;如果看過資料,知道《俠隱》是武俠小說,可能懷疑自己記錯了,讀到近百頁,愈讀愈納悶,說好的江湖武林呢?幫派門派呢?怎麼一場架也沒打呢?什麼招也沒使出來? 莫說沒有武俠故事,連個高潮起伏的故事都沒有,全是日常起居、日常對話。作者…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05:霸氣的惡龍總裁等你哦~

無論是談大時代家族史的起落,還是世局變化裡的恩怨,無論是因為閱讀而越走越深的遺忘書之墓,還是霸氣總裁版的惡龍就是要你會(會什麼?),這些最近被很多人讀很久的書內容各有其好看之處,而大家共有的特點就是: 粉.厚.重。 字多就會厚,厚了就會重;這些字多的書好好看,但拿著讀實在有點累,揣在包裡帶出去就更累…

他在拆胡同建環道最激烈的時代,以此書觀看北京當年的迴光返照。

文/王德威 北京(或北平)敘事是臺灣及海外文學的一個小傳統。1970年代,唐魯孫(1915-1985)以一系列追懷古都飲食風情的文字引起廣大迴響。一時之間,像是號稱”老蓋仙”的夏元瑜(1913-1995)、名報人及小說家陳紀瀅(1915-1997)、學界耆宿梁實秋(1920-…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人生畢旅一之一:貴人隱地

緣起 醞釀多年,終於踏出「人生畢旅」(人生的畢業之旅)的第一步。 事情的起念,極其單純:「老」了。 相對於高壽時代的老人而言,常見他們八、九十歲了,毋需枴杖,到處行走,令人好生羨慕。因此,年方七十六歲的我,哪敢言老?每次外出坐車,有人善意讓座時,心想:我真那麼顯老? 不服老,固然好,但歲月從不「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