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我何嘗又唔係好撚鍾意香港(我何嘗不是他媽的愛死香港)。」 發表於 16 11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張鐵志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日,二十三歲的香港民主運動者周庭被警察從家中逮捕,理由是涉嫌違反不久前通過的港版國安法,當天包括黎智英在內有十人被捕。 憤怒的我在臉書上貼了一張照片,是二〇一三年一月香港《號外》雜誌的封面,封面上有十七歲的周庭。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封面。故事:編輯術與探索世界的實踐 發表於 27 4 月, 2018 By 青鳥 Bleu & Book Photo Credit: 青鳥書店 文/史比野塔;攝影/謝定宇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從月球到火星:過去與未來,紙本媒介的重新省思與定位 發表於 6 4 月, 2018 By 青鳥 Bleu & Book Photo Credit: 青鳥書店 文/尤齡緯 「如果沒有《大誌雜誌》,就沒有《週刊編集》。」身為《大誌雜誌》和《週刊編集》的總編輯李取中,在講座開場直白的宣稱。現任《新活水》總編輯張鐵志則認為,雜誌要能夠抓住時代新的想像,逐漸再成為一種趨勢,而不是孤芳自賞。兩人身為紙媒的理想實踐者,應如何重新省思其定位? 從《大誌》銷售員談起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4/14【新書論壇】劉俊裕 X 馮建三 X 張鐵志《再東方化》 發表於 2 4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再東方化》新書論壇 展望2020年代,將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市場與文化消費、對外文化貿易, 以及藝術文化的獎補助機制等,視為一個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相互調節、互賴共生的「臺灣文化經濟體」, 我們該如何面對臺灣文創生態體系當前的困境? 又當如何找到臺灣文化經濟的新活水? 時間:4月14日下午2:00〜5: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松菸文創者工廠自由廣場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在週一讀到了某些新聞,但在週二我們就遺忘了週一讀過的東西。 發表於 18 3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bderrahman Bouirabdane 文/張鐵志 一段可能被虛構的歷史,一本虛構現實的非虛構書,和一份幾乎是虛構的報紙,這是這本叫做《試刊號》的小說的三個主軸。這一切非常艾可。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野島剛✕張鐵志:世界最特殊的媒體生態──從日本媒體看台灣媒體 發表於 23 6 月, 2017 By 青鳥 Bleu & Book Photo Credit: 青鳥書店 文/王妍方 原為資深媒體人、現職自由作家的野島剛,文字一向展現由小見大的細微觀察與鞭辟入裡的犀利觀點。2017年5月27日,野島剛下午舉辦最近作品《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新書發表會,晚上則在青鳥書店與文化評論家張鐵志,以「世界最特殊的媒體生態,揭開日本言論的核心內幕」為題進行對談。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從美學的角度閱讀世界:美意識講座側記 發表於 18 2 月, 2017 By 青鳥 Bleu & Book 撰稿/史比野塔 當「媒體沈淪」、「節目沒有空間」的時候,台灣未來的內容,就在這些「擁有內容的人身上」:透過價值與價值間的對話,撞擊出精彩的火花!青鳥書店將以「書媒體」的形式,讓這些知識的火種得以不斷散播下去。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評書青鳥】設計是欲望的教育,欲望是成就未來閱讀的關鍵 發表於 3 2 月, 2017 By 青鳥 Bleu & Book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蔡瑞珊 原研哉《欲望的教育》:「將產業的潛在可能性,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視覺化,這便是設計師的職責!」 設計之於美學,有如文字之於閱讀。 一場時代的美學,有多少人扮演幕後推手? 端看「設計」這個從零到一的創作過程,國際策展人,賦予原有物件新的意義; 完整文章
評書青鳥 【專欄咕咕叫】青鳥:與書有關的一切,都得以人當主角 發表於 27 1 月, 2017 By 青鳥 Bleu & Book 春節連假,當然要讓平常被壓榨著寫稿的專欄作家們喘口氣,在雞年咕咕幾聲,同讀者們聊聊舊年心得新年展望,除了寫專欄之外好好交心一下。是故專欄作家們在新年開始之前被逼著交出了【專欄咕咕叫】系列專文,在線上陪大家一起過年~ (編按:想喘口氣?那是我騙你的啦咈咈咈~) 一、過去一年裡讀過最推薦的書 新經典出版,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