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動畫為啥還要看漫畫?坐在那裡讓精緻的影音自動餵給眼睛不是很愉快嗎?事實的確如此,不過看漫畫除了是對原作的肯定之外,對讀者自己而言也很重要──這集推薦書裡,解釋了這件事的背後原因。 而且,我們常常可以從漫畫看到動畫大師的原點起手式(例如今敏)、看到更多不同於商業創作的可能(例如柘植義春),我們會更有…
文/佐藤敏章;譯/黃鴻硯 ───老師怎麼看待常盤莊那些年輕漫畫家呢? 安孫子 手塚老師真是很不可思議的人呢,我們雖然稱不上是弟子,不過他也完全不會對我們說:「你要這樣畫。」他不會下指導棋。我們只是擅自看著老師的漫畫有樣學樣,才成為了漫畫家。老師可厲害了,等級跟我們完全不同。但我們成為漫畫家後,每一個…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幾年前俺應邀在一個系列講座裡負責其中一場,該講座談的是「後啟示錄」(Post Apocalypse),也就是世界末日之後發生的事,俺負責的題目是「最後一人」。 「世界末日」其實是個相當人類本位的想法──以被規類為「後啟示錄」的各式作品而言,不管這個…
文/李政亮 手塚治虫是早熟的天才,才二十四歲就已創作出迄今仍為人們懷念的經典作品與角色。一九五四年,手塚治虫已名列高額納稅人排行榜,如依職業類別來分,他在畫家部分則是榜首。這是手塚治虫人生初次的高峰,然而,很快地,他迎來人生的第一個低潮。在很多人印象當中,漫畫代表著日本文化,但其實日本漫畫發展過程中…
就算還沒習慣使用電子書閱讀,大概也都想像得到,電子書的使用者會以「電子書解決了出版社庫存又佔空間又佔錢的問題」、「電子書解決了讀者家裡所有生活空間都變成書籍收納空間的問題」之類與空間或花費有關的事實,來表現電子書的優點。 空間自然是個大議題,尤其是住在一個房價高住處小的地方;花費也是個大議題,尤其是…
文/犁客 小時候的偶像之一,叫「怪醫秦博士」。 秦博士的頭髮半黑半白,左上半臉的皮膚顏色不同,過去不詳,只知道是中國人,醫術高明,精通外科手術,但沒有執照,手術費用還常漫天喊價。 那是台灣充斥盜版日本漫畫的年代。所以很多年後,大家才搞清楚,秦博士根本不姓秦,而且是個日本人。 秦博士其實叫黑傑克,他在…
文/野島剛 如果讓我列出幾位能夠代表日本的漫畫家,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手塚治虫和水木茂。對於他們的作品,已經無需在此細說。兩位漫畫家都很長壽,一生中留下了大量作品。從國際影響力來看,他們的影響力可能比三島由紀夫和大江健三郎還要巨大。 作家足立倫行寫過一部關於水木茂的紀實小說文學《與妖怪同行》。讀過之後…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閱讀寫得不大好的推理小說,有時會發現一種狀況:推理小說敘述謎團和破解謎團大多發生在情節當中,而這類創作者很可能是先想好主要謎團及解謎方式,然後開始把必要的角色和場景填進去。這類小說之所以會「不大好」,不見得是謎團設計得不高明,而是為了遷就已然定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