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人家真的不是用刀去剁的!

文/犁客 很多人似乎因為這兩、三年的疫情影響才發現「晶片」很重要,也有不少人本來以為台積電和鴻海做的事差不多(好吧很多人現在還是這麼以為)──不過我們可以不需要搞懂台積電和鴻海有什麼不同(如果你要去求職或買他們的股票就另當別論),但應該得明白「晶片」為啥重要。因為這個小小一片(其實小到你用肉眼看不見…

蘇聯輸掉冷戰,敗在半導體策略?

文/克里斯.米勒,譯/洪慧芳 大約在赫魯雪夫宣布支持興建「蘇聯的矽谷」澤列諾格勒的同時,蘇聯學生伯里斯・馬林(Boris Malin)從賓州留學一年返國,行李內放了一台小裝置:德州儀器的SN-51,那是美國最早販售的積體電路之一。馬林是蘇聯半導體設備領域的頂尖專家,他認為自己是科學家,不是間諜。然而…

張忠謀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全世界的晶片版圖

文/克里斯.米勒,譯/洪慧芳 早在1970年代中期,張忠謀還在德儀工作時就思索過一個概念:創立一家半導體公司,生產客戶設計的晶片。當時,像德儀、英特爾、摩托羅拉等晶片公司大多生產自己設計的晶片。1976年3月,張忠謀向德儀的其他高層建議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他向德儀的同仁解釋,「低成本的運算力,將打開許…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從一本書變成全宇宙大計劃

因為聽說喜歡的作家有一本國內沒出譯本的作品,所以乾脆自己找譯者翻譯、然後出版。 然後發現作家的思考脈絡其實不能單從別人出過的那幾本經典就看得完整,所以不如自己把他的書出得完整一點吧。然後發現有學者做了有趣的考據工作,把作家怎麼創作經典的背後故事寫成有趣的紀錄,也該出版;然後想到既然是這樣,那別人出過…

不是人挑書,而是書挑人──你得保持情緒中立,這本書才給你看!

編譯/白之衡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是一句老生常談的俗諺,意義近似我們常說的「人不可貌相」。試想,如果書和人一樣擁有情緒,能夠分辨出人的喜惡,發現你在打開它之前就已經對它的封面做了評斷,那麼書會作何心情呢? 荷蘭藝術工作室 Moore 的藝術家畢爾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