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有多強大?痛痛瞬間飛走的「安慰劑效應」

文/小狄奧多.希克、路易斯.沃恩;譯/張簡守展 人還有一個古怪的特質,有時即便接受無效或虛假的治療,仍會產生「好像舒服一點了」的感受,生心理狀態因此隨之改變。這種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不全然只是心理作用,效應背後涉及的原理至今並不清楚,但有不少專家表示應是受到暗示感受性(sugg…

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一罐汽水?

文/丹.艾瑞利、傑夫・克萊斯勒 每天為別人遛狗一個小時,你會收費多少?你願意為一罐汽水花多少錢?諸如這類問題,不需要多少時間,我們很快就能回答出來,或至少給出一個範圍的答案,例如一罐汽水1 美元。這是我們的保留價格(reservation price),也就是我們能夠接受的最高價格。對於汽水之類的東…

暗示對方「你能自己選擇」,對方反而會聽你的?

文/鄺大衛 法國行為科學家尼可拉斯.蓋岡及亞歷山卓.帕斯夸爾於二○○○年主導了一項指標性實驗,證明了光是「選擇的建議暗示」,就是非常有效的商業技巧。兩人派了一個年輕人到購物中心,隨機在逛街人潮中挑選民眾,對他們提出兩種要求──第一種要求是詢問他們:「不好意思,能不能請你給我一些零錢去搭公車?」只有百…

我們以為自己「記得」,但很可能只是「被植入」?

文/李南錫 記憶中的某件事栩栩如生,細部內容記得很清楚,連記憶出自哪裡都十分確信,愈是如此,愈容易相信自己的記憶為事實。但是根據虛假記憶的研究,就算滿足了上述所有條件,自己記得的東西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一九九○年代,童年時期的記憶問題在法律訴訟上受到關注,造成虛假記憶的研究開始蓬勃。一九八○年代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