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從一個女大生變成「間諜」

文/凱薩琳.韋德瑞;譯/梁永安 我二十五歲,對羅馬尼亞幾乎一無所知,剛從史丹佛大學來到這裡,為我的人類學博士論文進行研究。穿過鄉間的摩托車之旅是為了幫助我選擇一個田野地點。我準備在這個山區造訪大約三十個村莊,迄今進展順利。我用我仍然粗淺的羅馬尼亞語和本地人會面交談,他們都很有耐心,設法幫助我表達自己…

愛沙尼亞國內的俄羅斯人拒學愛語:是我們解放了你們

文/法蘭西斯.塔朋;譯/賴堯暉 瑪玉和我在塔林的一間中古餐廳用餐,她教了我一點基本的愛沙尼亞語。他們的語言沒有性,因為就像英語沒有文法上的性別,所以桌子不是雌性,車也不是雄性。他們也沒有未來,或是應該說沒有未來式。當他們要表達未來將發生的事,愛沙尼亞人會用現在式,再指明這件事會發生的時間。例如他們不…

我們想怎麼對你都可以,因為外面有這麼多人排隊等著你的工作。

文/詹姆士‧布拉德渥斯,譯/楊璧謙 傍晚,六時一刻,午餐時間的鈴聲響起:廣播器隆隆作響,傳遍倉庫每個冷颼颼且了無生氣的角落。這鈴聲聽起來活像低檔門鈴音樂,也像在模仿一種珠寶盒旋律,讓人想起塑膠女伶總站在盒蓋上,隨著音樂徐徐旋轉,但這鈴聲的揣摩卻顯得有幾分詭異。 我排著隊,手插口袋,正等著往外走,虎背…

【譚光磊灰鷹巢城】魔法版《罪與罰》:東歐奇幻小說《傷痕者》

原刊載於譚光磊Facebook,已獲授權轉載 吃早餐的時候讀完《傷痕者》最後 50 頁,先前所有蓄積的能量一口氣爆發出來,整場法庭和決戰戲只能用「震撼人心」來形容。 東歐國家素有優良的幻想文學傳統,一來根植於歷史文化與民間傳說,二來則因為蘇聯時期的言論管制,迫使許多作家把對現實的批判寄託於幻想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