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新聞】S3EP33:戰爭、疾病襲來!危機四伏怎麼辦?《公民行動指南》保護自己、守護台灣!

雙十節時蔡英文總統演說中特別提到近年來台灣全民努力的幾個方向,特別論及疫情、資訊戰和台海穩定的議題,無論是疾病還是軍事威脅,都是台灣人面臨的考驗。面對危機如何應對?每一位公民的參與都能成為守護台灣的力量。 過去我們曾在節目中分享《中共攻台大解密》《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阿共打來怎麼辦》等書,從知…

道德上,我們可以反抗打人的警察嗎?

文/ 賴天恆 妳的朋友跑去抗議。抗議的內容搞不好是為了臺獨,搞不好是為了統一,搞不好是為了紅花不夠紅、綠葉不夠綠,搞不好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國文課本等級的廢文。不管如何,他在直播,但手機快沒電了。他請妳拿個行動電源給他。 假設一:妳要把行動電源拿給朋友時,莫名其妙衝出來一個人,把妳的行動電源摔壞,…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想要成功傳播知識,你需要一種特殊能力

任何專業都需要訓練,普及也是一門專業,「專家」不會自動成為「普及的專家」。 我大概是少數在台灣純粹靠哲學普及過活的人,意思是說,光靠哲學普及課程和寫作的收入,就能讓我維持穩定生活。大部分的圈內人知道這件事情都滿驚訝的,我想十年前的我如果知道這件事情,也會很驚訝。以下我介紹自身哲學訓練和普及工作的歷程…

漢娜鄂蘭:人們成為「勞動動物」之後,空餘時間只會拿來消費

本文摘自《現代草民哲學讀本》 一九五八年,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出版《人的境況》,她在書中對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迫使人們成為「勞動動物」進行嚴厲的批判。時過五十多年,我們仍然沒能逃脫勞動動物的困境。 積極生活三概念:勞動、工作、行動 漢娜.鄂蘭將歷史上人類的積極生活區分成:…

【評書青鳥】一個文化符號聚合互動的場域,一家有主題曲、共同創作而成的書店

文/曾柏文 青鳥書店大概是台灣第一家有自己主題曲的書店?在書店開幕晚會初次聽到派西絲的現場演唱,很好聽、療癒。 從過去經營閱樂書店到開創青鳥,蔡瑞珊與張鐵志(閱樂總顧問)越走越清晰的,是一種對「書店」的不同想像──從傳統上,一種「存放展示書籍,供讀者購買的實體場所」,轉而強調書店作為為「文化符號聚合…

當傳統媒體老去,支持新的街頭守門人就是義務

文/鳳梨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arl frankowski 「夢到」「做夢」,這是批踢踢八卦版常見的消息起手式,通常手勢一出,記者就會蜂湧而至,內幕消息也隨時成為各大媒體的搶先新聞!不過這跟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新聞的想像有一段不小的落差,都花了那麼多時間在電視前,媒體應該有…

【犢講座31】新媒體×新閱讀×新革命:從自己開始,成為我們想要看見的改變!

文/amber ma 在 2015 年台北國際書展主題沙龍活動裡,出現了一個有點突兀卻與閱讀息息相關的活動,這一場「新媒體×新閱讀×新革命」講座,三位與會來賓分別代表 2014 年頗受矚目的新媒體──風傳媒、PanSci 泛科學及沃草(Watchout),暢談新媒體進化歷程,以閱聽人習慣和公民思考模…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地方的語言癌也需要社會學

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第一次接觸社會學,是在國高中的公民課(還是社會課?這些課程的存在感實在太薄弱了),課本裡介紹幾個專有詞彙如「標籤理論」、「刻板印象理論」等等,然而,對於理論的說明文字實在太簡單,我甚至無法理解這些理論到底可以拿來幹嘛。 後來我進了哲學系,在那個完全不缺理論的地方,高中時唸過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