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有人問價格,她會說自己是無價的。」——專訪《茶室女人心》作者李玟萱

文/愛麗絲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連我自己都帶著獵奇心態。」李玟萱曾以《無家者》書寫萬華街友的生命故事,這回由珍珠家園婦女中心策劃、李玟萱採訪書寫茶室工作者、萬華紅燈區的生命故事為《茶室女人心》。採訪過程中,李玟萱曾好奇茶室產業所有工作細節,「坐檯是以小時計費嗎?半套、全套的差別究竟是什麼?」起初,她…

【布克新聞】S3EP04:街頭生存指「難」:《無家者》與《街頭生存指南》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每一個在街頭求生的人,都有故事。 我們用很多種名字來稱呼他們, 流浪漢、遊民、街友、無家者⋯⋯ 對待他們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偶爾閃避、偶爾憐憫、偶爾揣度, 但我們真的了解過他們嗎? 本集節目由士博與B編帶領聽眾一起闖蕩街頭, 並介紹兩本好書給大家。 《無家者》記錄了台…

要求無家者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真的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嗎?

文/徐敏雄、謝宜潔、陳亮君、古明韻、陳秋欣 為了幫助人們活出具有意義的人生,Frankl 提出了下列三種策略: 1、投入藝術創造的活動來證明自己擁有「創造性的價值」(creative values);2、透過承受苦難來展現自己的「態度性的價值」(attitudinal values);以及3、藉由自…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想要寫小說,先練天眼通!?

寫小說不只需要想像力,更重要的,是觀察力。除了觀察自己生活圈裡的人事物,也要觀察非自己生活圈裡的人事物;除了觀察當今社會的剖面,也要觀察歷史切片的樣貌;除了可以從餐桌上的常見蔬果一路看到全球的金融市場流動,也可以從世界大戰一路看到正方陣營裡的陰謀和八卦;除了可以揭發唬人的亮晶晶新創產業,也可以了解無…

隱藏在「異常」標籤下的真實──專訪《屋簷下的交會》作者任依島

文/犁客 「真要說『危險』的話,」任依島說,「我常常覺得,飆車族比精神失序者更危險。」 任依島是資深的社區關懷訪視員,「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沒有住院的、居住在社區裡的精神失序者。」這些精神失序者,是發病之後送醫、確認,經過一段住院時間之後出院的精神疾病患者;他們出院時,醫院會依規定通報衛生所,衛生所會派…

社工:討厭在臉書上寫溫馨感人的遊民小故事

文/李佳庭 一群遊民工作者在晚餐時聊天。一位社工超激動的說:「我超討厭在臉書上寫溫馨感人的小故事。我看到小故事,我就自動跳過。」 為什麼不喜歡寫感人小故事呢?因為那些個案故事是真的,但又不完全是真的。就像美肌模式開到最大,大到看不到鼻子與毛細孔的夢幻網美自拍。網美是真的,個案做的事也是真的,但套上濾…

訓練無家者講故事、帶導覽,很多時候就是靜靜聽著

文/李佳庭 外界常常會以為訓練遊民講故事、帶導覽很簡單,不就是讓遊民開口隨便講講自己的事情。明明零成本,還不用做功課;但其實要講自己的故事,非常非常困難啊。 因為那是一個很痛的傷口,裡面有挫折、有羞辱、有後悔、有慚愧。不管遊民以前的人生曾經有多精采,後面都是失敗、流浪街頭的結尾,頂多加入「我現在可以…

想讓街友搬離街頭,先找到處境最困難的「意見領袖」

文/俞昊;譯/許恬寧 天才是稀有動物,普通人到底要經過哪些努力,才有辦法靈光一閃?下一節將介紹的羅姍.哈格提(Rosanne Haggerty)經歷千辛萬苦,苦思如何解決紐約時代廣場的遊民問題。聽起來雖然矛盾,但在智慧機器年代,人類最大的優勢將是追根究柢,想辦法弄懂人類的處境。 高譚市的底層社會 紐…

2018犢力回顧:走出同溫層,看向真確的世界

文/吃大 犢力回顧邁入第六屆。從2013年至今,我們始終跳脫一般以書類分項的選書架構,聚焦於年度重要的議題及趨勢。在2018年,許多人認為的電子書元年,書量與書類大幅增加,媒體聲量與市場需求也隨之提升,無論是由讀者購買行為反應的暢銷榜,或由行銷者發動的推薦選書,電子書市場的樣貌也越來越具代表性。同時…

【一週E書】覺得自己或某些人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時候⋯⋯

文/犁客 無論哪個城市,都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從前被叫做「流浪漢」,後來被稱為「遊民」或「街友」,有的行動坐臥似乎不大方便很可憐,有的眼神姿態相當坦然顯得很自在,有的身上的味道很嚇人,有的只是看起來好像會很嚇人實際上很普通。 有些人認為,會變成遊民的原因是遊手好閒不事生產、或者心智或肢體有些障礙,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