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成千上萬的細菌竟是維持健康的關鍵!?

文/道格拉斯.查德維克,譯/柯清心 人類的特質已包羅萬象,我很難想像該如何增添其色。首先,每個人體內的人體細胞,估計有20到40兆個,等同於或超越了微生物細胞的數量。 你的嘴裡住著約一千種不同的物種,消化道裡住了數千種,還有數以百計或更多的物種,分佈在其他各處。它們覆蓋你的皮膚,成群堆聚在毛孔中,貼…

人類與灰熊的差異只有五分之一!?

文/道格拉斯.查德維克,譯/柯清心 如果我在街上,走到一群人面前跟他們說,他們每個細胞裡的DNA,有80%到90%跟灰熊相同,人家大概會覺得我在開玩笑,更甭說想留下來多聽了。 我不怪他們,尤其是聽到「灰熊」一詞時,很多人會想起電影或電視節目中,大灰熊高大駭人的畫面。然而我們與灰熊所共享的基因數量,顯…

【GENE思書軒】了解細胞為什麼造反,才能與癌症共存──《造反的細胞》

近年有不少年紀相當輕的名人罹癌過世,讓人談癌色變。據說我那老菸槍老爸,終於戒菸成功了,就是親眼見到好友肺癌末期,於是嚇到馬上把菸丟到垃圾桶,然後一根都再也不敢碰了。 我也有好幾位朋友,相續罹患不同的癌症,因為對死亡的重大恐懼,我都沒勇氣去探望他們,一直逃避到他們離世。當然,我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罹…

一旦得病,「就是連被紙割到,也算是急症」

文/辛達塔.穆克吉;譯/莊安祺 重症須下猛藥,否則無解。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哈姆雷特》(Hamlet) 癌症始於人,也終於人。在科學的抽象觀念中,有時很容易忘記這基本的事實……醫師治病,但也治人,這個專業的先決條件有時會同時把醫師拉往兩個不同的方向。 ──瓊.…

【GENE思書軒】當年不選醫科的原因,是我看了那段一分鐘的影片⋯⋯

遙想當年來台灣降轉唸僑生大學先修班,原本是要考被戲稱為「醬料系」的那個系,可是後來卻唸了據說會終身科科的生科系,在僑大引起好一陣風波,回家也差點家庭革命,因為我當時的成績可以進第三類組所有科系,包括所有大學的醬料系。 轉眼過了近二十年,我回到母校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任教。現在醫界被健保給付、醫療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