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不是從小豬長成大豬,而是從毛毛蟲變成蝴蝶──專訪「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

文/犁客 「從前國內的童書作家位置很邊緣,銷量不好,願意投入創作的人也不多;」何琦瑜說,「那是個惡性循環。」 台灣的本土童書與繪本,不但在國內市場與翻譯作品分庭抗禮,在全球出版市場的能見度也不低,但在大約二十年前,情況並非如此。1987年台灣解嚴之後,因應政治體制轉型,各個領域都有改革倡議。1988…

「一直做自己喜歡做的,就不用工作啦。」──專訪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

文/犁客 「哲學家其實不住在地球上啦;」奧斯卡.柏尼菲笑著說,「所以他們只能彼此對話。」 柏尼菲是哲學博士,不過談到哲學學者時常常語帶揶揄,直說學院讓哲學只屬於哲學家,而哲學家不懂如何對其他人說話。柏尼菲會這麼說,並不是看不起哲學,相反的,柏尼菲不但是哲學博士、寫作哲學書籍,200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

【2017閱讀日】一面坐著觀戰,一面逛逛書店──想想,這樣參與閱讀日,不是挺爽的嗎?

文/犁客 有人說世界閱讀日(World Book Day)會訂於每年的4月23日,是因莎士比亞誕生和辭世的日子都是4月23日,訂為閱讀日,正好紀念文豪。 不過,讓我們仔細想想:莎士比亞是寫劇本的,這天好像應該訂成舞臺劇節或血汗編劇節之類的比較合適;就算我們一致認定莎翁劇本毫無疑問是文學作品,歷史學者…

世界讀書日,他們這樣玩:對書最「高」致敬,就是帶著上太空!!

編譯/陳慧敏 遠在外太空的義大利籍女太空人克里佛利緹(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 4 月 23 日世界圖書日這一天,從推特發出一張照片,是她漂浮在無重力的國際太空站,手拿著五本迷你書,背景是地球。即使窗外就是遼闊無際的星系,她心中的小宇宙全是書。 I lik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