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小學,我們沒有所謂的「誠實教育」

文/史英 有一位記者暑假跑到森林小學來採訪,指明主題是「誠實教育」。負責接待的同仁開首就說:「辦壁報、演講比賽、寫作文、寫心得報告……,」記者小姐提筆就記,然後我們的同仁説「以上的種種,我們都不做。」記者小姐傻了,問説:「為什麼?」答覆是「因為,那些多少都有一點不誠實。」 教育部所推行的各種方案之中…

【讀者舉手】我們不可能在所有經歷裡都遊刃有餘──《致那些年的如果和遺憾》

文/咖啡魚兒 一次的偶然經過,在書架上發掘了這本書,我緩緩拿起,快速瀏覽了書背後的介紹短句,原以為只是一本平凡無奇的網路小說,翻了其中幾頁,讀了幾段,不知不覺中,我被這看似平平無奇的書深深吸引,其中有一句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那是章節的開頭「自欺欺人和誠實面對,往往是過程而非選擇。」 這句話使我感…

『生活』就是你的神,用對待神的態度對待生活

文/紀雲深 人心是鬼神的化身 最害怕面對謊言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我不夠完美,但這絕對是「正常的」,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我們需要對自己「誠實」 「人性有著善惡雙面,而人心卻千變萬化。」 大人的世界告訴我們,魔鬼與壞人往往無法一眼就認出。 我們和「善」的距離有多少,同時就與「惡」的距離有多近。 一個…

發現孩子說謊時,先別氣急敗壞,孩子可能正在模仿你

文/菲莉帕.派瑞;譯/洪慧芳 每個孩子都會撒謊,每個大人也會撒謊。不撒謊當然很好,因為那讓親子之間更有機會進行適當的對話,達到真正的親近。但每個人都會撒謊,我們不應該把孩子撒謊當成罪大惡極的事。 畢竟,那樣做會傳達給孩子混淆的訊息。撒謊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可以接受的,我們要求孩子不要撒謊,但奶奶連續三年…

休息是不再覺得好像有什麼錯了,需要靠我們撥亂反正

文/大衛.懷特;譯/林力敏 誠實不在於說出真相,而在於明白我們對坦承是多麼深深恐懼。 誠實要通過悲傷和失去之門才能到達。我們進不去自己的內心、記憶或身體的哪裡,那裡就是我們無法對別人、世界或自己坦然以告的地方。所有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欺瞞,都源自對失去不同形式的害怕,我們都害怕各種形式的失去,有時滿心掛…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我們的教養、貪婪、恐懼,把我們可以互相理解的本能都蓋掉了

文/故事工廠 二十三歲的小薰為了籌措母親照護費用,自願到表哥強哥的「公關公司」工作,出賣身體,還進到監獄當會客妹,和十九歲的受刑人2923聊天。一個受刑人、一個會客妹,看似走到人生死胡同、對世界失望的兩人,一碰面竟產生奇妙的變化。原來,2923有聽見心聲的神秘力量,帶著小薰進入兔子洞的幻覺中,讓她看…

人們不會跟任何人坦承這些事,除了Google以外

文/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 每個人都在說謊。 人們謊報在回家途中喝了多少酒,謊稱自己多常上健身房和新鞋子的價格,就連沒看過的書也說自己有看過。沒生病卻打電話請病假。說再聯絡卻不再聯絡。人們說事情跟你無關,但其實就跟你有關。明明不愛你,卻騙你說愛你。心情不好時卻說自己很開心。明明喜歡男人,卻說自己…

誠實、看見、識別,是我們生於浮世的導航系統。

文/言唯鑫、陳品丰 夫道者,有清有濁──《清靜經》 人如水,有清有濁,清清濁濁由心性而定,命如水,有清有濁,清清濁濁由覺性而定。 每個人最高的追求,莫過於如水一樣的品性與本質,時能在天空遨遊,時能在地上流動,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物,皆能順著流走,不為所動。 遇到再大的困難,依舊保留純粹本質,一點一滴,…

你總是無可避免

文/楚影 〈你總是無可避免〉 不得不以誠實的口吻 向尋常的風景追問 該如何辨認你呢 那些可能被我擁抱的 充滿猶豫的意象 如月色過時的海洋 整個季節的落葉都伴隨著 試探的足跡往昨日走去了 憑藉適合的回答 你的輪廓會更清楚嗎 或者在隱喻的糾纏下 你始終是我無法臨摹的筆畫 掌控不了的夢境依舊 習慣於一種溫…

誰說人是誠實的

文/丹.艾瑞利;譯/齊若蘭 我們愈有辦法合理化自私的欲望,在道德上的自我詮釋空間就愈大,也愈能心安理得地面對自己舞弊詐欺的不當行為。 以下是一則笑話: 八歲大的吉米放學回家時,帶著老師給家長的紙條,上面寫著:「吉米偷了鄰座同學的鉛筆。」吉米的父親看到以後大為光火,於是長篇大論地把吉米好好訓了一頓,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