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難以置信,肌力訓練「竟然簡單成這樣」

文/丹・約翰;譯/王啟安 接下來我會試著解釋運動員的肌力訓練計畫。許多運動員都必須變壯(顯而易見),但都沒有時間執行肌力運動員的訓練方法,也沒時間為了特定運動來訓練。 簡單肌力就顧到了「肌力」這項特質。 有趣的是,利用這種計畫得到最佳效果的人,竟然是年長、進階的訓練者(不是運動員,而是經驗豐富的訓練…

英國「絕不讓步」政策:用選手心理健康換得爆量金牌

文/凱絲.畢曉普;譯/鍾玉玨 運動是如何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運動(sport)這詞源於古法文「desport」,意思是「休閒」,最古老的定義出現在一三○○年左右,指的是「逗人開心」、「讓人放鬆」、「助興」、「有趣」的活動。22 也包含「慰藉、安撫、暖心」等意思,但這些不再和今天的運動有任何交集…

人們會假設,較強的意志力,是世界級選手的原廠設定

文/安德斯‧艾瑞克森、羅伯特‧普爾;譯/陳繪茹 有目標的練習是苦功。要持續並不容易,就算有維持訓練──定期上健身房或每週花一定時間練吉他──要持續專注地努力也很困難,因此最後也許就不再鞭策自己、不再進步。重點來了:要怎麼解決這種狀況?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請注意:儘管必須下苦功,持續不懈絕對是有可能…

未受社會關注的全大運,卻默默牽動台灣運動員的生涯

文/陳子軒、黃啟煌(國立體育大學教授) 一年一度的全國大專運動會,就像往年一樣,悄悄地來,又悄悄地結束了。按理說,二○一七年是由台灣大學承辦(主辦都是教育部),巧妙地選在世大運開幕倒數一百天閉幕,暖場意味濃厚,應該更具話題與能見度才是,但相關訊息卻仍僅能靠著承包專案的網路媒體流通。 可以理解,一般民…

想養成好習慣卻總是力有未逮?我們需要「練習的心境」

文/湯姆士.史坦納;譯/陳繪茹 人之所以和自己的念頭與行動失去連結,其實是因為生活中養成的思維模式,使人失去了真正的力量,所以必須戒掉這種生活模式。說穿了就是習慣,我們的一切言行都是某種形式的習慣,無論是思考模式、說話方式、面對批評的反應,或情不自禁想吃的點心,其實都出於習慣。就算第一次面對某個情境…

【熱青年】讓生命繼續Keep Going──退役運動員翻轉部落教育

熱青年──Lisa陳慧勳 用他的方式改善偏鄉教育資源的落差,串起退役球員與孩童,走入彼此的生活,讓經驗傳承、讓生命交會。 陳慧勳是高雄布農族人,從小在部落的成長的她,很清楚偏鄉孩童的困境,就是缺乏陪伴,雖然週間學校能給予孩子照顧,但真正的缺口其實是假日,每到週末假日,社工人員休假、孩童父母不得不加班…

這個校工應該在大學教哲學才對

文/托德.康威爾;譯者/黃大業 唉,我無法入睡,一心只想著要改變我的球隊 週一的凌晨四點十五分,教練醒來後就再也無法入睡,迎接新的一週已成為教練的壓力來源。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還不如早點開始工作。教練最近被搞得心神不寧:上週五勝利後的失落,白雷的離隊……教練決心要尋找答案。但不知為何,他覺得阿祖可以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