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達爾文來說,「人類會害羞」是他演化論中的一大謎題

文/喬.莫蘭;譯/呂玉嬋 在長女安妮一歲時,達爾文注意到,女兒會眨也不眨地盯著陌生人的臉龐,好像對方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物體。1 她還不能明白,這些面孔屬於其他人的,他們可能會注視她、留心她。而在長子威廉兩歲三個月大時,達爾文在他身上第一次發現到這種意識的暗示。達爾文外出十天,返家後注意到兒子在他的身旁…

【GENE思書軒】從細菌、人類到巨象,我們都在同一棵樹上:《纏結的演化樹》

我們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源自一個共同的祖先,完全沒有任何例外。如果你發現有,請趕快告訴我,我們一起發大財! 最重要的證據之一,就是我們幾乎全都使用同一套遺傳密碼,從大象、鯨魚到細菌、酵母菌都不例外,導致我們可以用基因改造的方式,讓細菌製造人類的蛋白質。嗯,先別感到害怕,治療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就是…

從異端之流到教科書正統,《自私的基因》只是實話實說

文/理查.道金斯;譯/趙淑妙 《自私的基因》一書出版十二年來,主旨已成為教科書的正統思想。 過程是十分弔詭的,不太簡單;書剛出版時並不被評為革命性的書,後來卻贏得完全相反的看法,再到現在成為正統的思想。讓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相當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一開始書評都對本書很滿意,而且也不將它…

為什麼我們需要閱讀一本20年前出版的書──《第三種猩猩》

文/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一九八五年,時年四十八歲的生理學家及鳥類學家賈德.戴蒙接到來自麥克阿瑟基金會的電話,得知他已被選為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受獎人。依照戴蒙日後的說法,當他得知這天大的好消息後,卻意外地陷入生平首次的沮喪中。原來,儘管在生理學、演化生物學以及生物地理學等領域…

從揣測、誤用,到專利大戰──《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文/Gene 我選擇用「Gene」當筆名,是大一剛入學、要在BBS站取帳號的時候;那時我只是覺得這個英文名字剛好和生命科學的專有名詞一模一樣,十分有趣,完全沒有想到日後會和「Gene」的科學意涵結下不解之緣。 有些朋友不相信「Gene」真的是個英文名字,甚至聽我信誓旦旦地解說,還開玩笑說他們也想取名…

【GENE思書軒】不要錯過黑暗中摸索知識的精采,不要忘記第一次接觸知識的感動

過去大學生科系必修課裡頭,遺傳學是我最不喜歡的課之一,因為我覺得遺傳學不過就是孟德爾定律加上畫畫家譜,其他部分在分子生物學也有教,實在沒啥有趣的。 我大學導師告訴過我,遺傳學也是他大學時最討厭的課之一,可是他後來博士班卻唸了遺傳學,所以人生真的很難說,不要太鐵齒。我當時心中想的是:「這絕不會發生在我…

每日的「思考小徑」散步,是達爾文的重度思考時間

文/戴蒙.楊 平凡的運動也能創造不凡,讓人每天都有機會從麻木僵化的思維中解脫出來,享受短暫的心靈假期。 查爾斯.達爾文是世界上重要的自然學者,藤壺、蘭花、甲蟲收集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書迷,狐狸追蹤者,而且他熱愛散步。 達爾文每日的散步行程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也對其思想影響甚…

【GENE思書軒】台灣人都該讀讀這本書──透過獨立思考和批判眼光

抨擊達爾文演化論的人以為人類是從猴子演化來的。 我們都知道這是錯的。事實上,人類是從猩猩(大猿)演化來的。 演化論在西方國家教育體系面對的阻力,是東亞國家沒有的,因為演化論絲豪不抵觸東亞原有的宗教信仰,儒釋道和民間宗教甚少視演化論為其信仰之大敵,頂多覺得人從猩猩演化來的主張怪怪的,但懶得進一步思考和…

《達爾文女孩》突破了兒童小說書寫既有的「發展」成規,開始思考兒童的演化

文/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劉鳳芯 二00九年是提出物競天擇論的達爾文兩百歲誕辰,美國一連推出兩本與達爾文相關的童書,其一即為讀者手上這本《達爾文女孩》。本書是透過一位十二歲虛構少女的成長自述,勾勒十九、二十世紀交會之際一名少女自然觀察的興趣啟蒙與觀察實踐;書中並透過引述《物種起源》,既呼應達爾文…

當你凝視深淵時,你正在凝視你——連續殺人魔與相關科學講座側記

主講:臥斧/文字整理:黃亦安 改編自同名暢銷經典《破案神探》的兇案檔案系列、由大衛.芬奇執導的Netflix影集《破案神探》,2017年10月在台熱映。經典電影《沉默的羔羊》也取材自這位重量級FBI探員一手偵破的超級重案! 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研發了「犯罪剖繪」的技術,以心理側寫及重建犯罪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