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唯有願意接受脆弱的自己,才能變得更堅強 發表於 31 3 月, 2022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Frederic C81 文/蔡維鋼 後來我們才知道,有些事情從一開始就已經大錯特錯,就算用對方法,問題也無法解決。然而這樣的體悟,或許不是青春正盛、I want to play a game的危險心靈能夠了然於心,輕易接受世道無情,明白許多事情可能早就已經來不及了。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不要再有孩子默默結束自己的生命 發表於 24 9 月, 2021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陳紫吟 《瑪莉詠的遺書》是一名心碎又憤怒的母親對校園霸凌事件的嚴厲控訴,作者弗雷斯(Nora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都是你的錯,我才會對你不好──這是霸凌者常用的起手式 發表於 23 9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liebeslakritze 文/黛博拉.葛倫費德;譯/陳琇玲 我們都應該學會了解權力鬥爭者是怎樣的人,這樣當我們看到他們時,就會保持距離。美國女詩人瑪雅.安傑羅說過一句警醒世人的話:「有人向你露出自己的真本性時,在第一時間相信他們。」認清有人在尋找受害者的跡象,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技能。 認出危險信號 首先,請當心那些無法接受拒絕的人。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知道自己有多無知,才能成為更好的人:《這不是沒關係》 發表於 21 6 月, 2021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這不是沒關係》這本圖像小說畫得很漂亮,看了心情會很差,因為每個故事都跟性騷擾和性侵有關。書名取得很好,因為很多人並不知道有些事情並不是沒關係。 例如我臉書上過去一個月最多人留言的文,是一則關於電玩的新聞,講將近六成女性玩家為了避免被騷擾會刻意隱藏性別。在貼文底下,超級多人現身說法。又例如我往往發現,當自己跟女性友人公開發表幾乎一模一樣的政治意見,他們受到的批評和羞辱會是我的好幾倍。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整個社會都會提醒我:你的親人是凶手,你不配擁有快樂 發表於 24 2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鈴木伸元;譯/陳令嫻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發生的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在二十世紀末帶給日本社會極大的衝擊。沙林是一種神經毒氣,犯人在早上通勤尖峰時間於地下鐵散播沙林,隨機攻擊乘客。這起恐怖攻擊造成十餘名乘客與站務員死亡,六千三百人受傷。加害人是奧姆真理教的前幹部,除了該起事件,還犯下坂本律師滅門血案和松本沙林毒氣事件等多起案件,犧牲者眾。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我們在那段人生當中比自己以為的更幼稚,也比自己想像得更睿智 發表於 9 2 月, 2021 By 犁客 Photo Credit: Pxhere 文/犁客 一個故事被冠上「青春」之名,似乎就框限了某種想像。 主角大約是中學到初出社會那十年之前的年紀,故事內容多半與校園與人際關係有關,可能是甜蜜或苦澀的戀情,可能是殘酷又黑暗的霸凌。當然這些不算太侷促的框架,創作者依舊能在其中發展出無限可能,只是印象深刻的幾部似乎就決定了名為「青春」的故事該有哪種主要樣貌,讓其他的可能都退到次要位置。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的功課很好,但隨時都可能成為好欺負的代罪羔羊 發表於 9 2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沈允瓊;譯/簡郁璇 從小,我就無法正視別人的臉,人臉具有讓我忍不住別過頭的力量。反正所有人都長得差不多,也沒必要看得太仔細。我以為每個人都這麼想,直到小學一年級的某一天,我被班導師臭罵了一頓。 「老師不是在跟妳說話嗎?為什麼不好好看著我的臉?妳打算一直假裝沒聽到嗎?」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名作家自認是女亞斯,妳或妳女兒會是「被忽略的亞斯女孩」嗎? 發表於 6 10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陳豐偉 在文學圈成名多年的女作家成英姝,前些日子在《鏡週刊》的專訪裡說她有「亞斯伯格症」。專訪裡提到的「不善融入群體、不太跟同學往來、一般婚喪喜慶一概不參加」、「對家人感情淡漠,但頗有責任感」,很有亞斯特質的既視感。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