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面對衝突、做出對應行動解決衝突,就會開始發展出情節──很多教人寫小說的書都會提到這個概念。而主角要解決衝突,大概有兩種方向,一是從自己原有的知識技能裡找出對策,一是學習或體悟新的知識技能;當然你可能認為「逃走雖然可恥但是有用」,但這個選項其實也是衝突的解決方式之一,選了這個之後還是要靠原有…
文/龔大中 四月份,瓶裝水市場旺季的開始,廠商稱為「水頭」,多喝水一年一度的新廣告上片了,我私心地喜歡其中的曖昧篇,男生和女生呆坐在河堤,一句話也不說……那是我自己十五歲的故事。 年紀漸長後,多了一個習慣,就是回顧過去。二○一一年此時,多喝水做了什麼事?一個叫「十五影展」的 campaign,那是多…
文/李雪如 他,為開過的車取名字,在它出廠 25 年那天,買生日蛋糕點上蠟燭,不顧路人異樣的眼光,為它唱生日快樂歌。這個擬人化的概念,他運用在廣告創意上,將多喝水的15週年變成它的 15 歲生日,在這每個人生命中都會經歷的美好年份,辦了一場十五影展,拍攝 15 支影片,收藏紀念 15 種青春正盛的態…
文/鉄鼠 Photo from Wikipedia 最初聽到《愛瑪》時,我第一個想法是:「珍.奧斯汀的喜劇小說?」沒多久就發現自己錯了,眼前這本《愛瑪》是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歷時七年寫就的新作。 對我而言,閱讀《愛瑪》的過程可說是驚喜不斷,故事、格局,都遠遠超乎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