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結合專法施行滿一週年,行政院民調顯示,臺灣民眾支持同性婚姻者超過五成。這個數字比107年多出一成五,也和當年公投結果大相徑庭,但卻符合國際經驗:通常,在通過同性婚姻之後,國民對同性戀和同性婚姻的支持度會上升而不是下降。 不同於當初反對者的預想,同性婚姻沒有導致爸媽消失,也沒有導致人可以跟摩天輪或…
你年輕的時候,曾被老一輩教訓不如他們當年勇嗎? 在台灣常常會聽到年長的一輩認為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稱年輕人為草莓族。人不痴狂枉少年,長輩難道忘了,自己年輕時有些狀況也未必好到哪去,而且年輕人是誰教出來的? 然而,無可否認的,和過去相比,現在大學生受到的照顧確實愈來愈多,有些是必要的,為了讓他們更專注…
我這輩子聽過最沒有道理的話,來自我的老師。 國中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把制服穿好,他說「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別人為什麼要尊重你?」我至今依然不懂,為什麼不照學校規定穿衣服就是不尊重我自己,也不懂為什麼如果我沒照學校規定穿衣服,別人就可以不尊重我。(老師認為我可以被這麼沒道理的話說服,這樣算是尊重我嗎?)…
假設你在家庭方面觀念傳統,認為人就是該成家養育下一代。假設我在性方面很淫亂,你會認為政府應該禁止我結婚來「懲罰」或「矯正」我嗎? 你不會,因為這哪招?也太跳痛了! 事實上,那些家庭觀念傳統的人,遇見遊戲人間的晚輩,可能會講的建議反而是「談個穩定的感情,然後結婚定下來」。 當主角是異性戀的時候,這些人…
身為政治動物,「認同」對人類有魔法效果。當人認為自己屬於特定群體,他會以自己身為其一員而自豪、以不同方式對待自己人和外人、願意為了群體犧牲自己的福祉。 道德心理學家海德特(Jonathan Haidt)認為這種傾向有演化上的基礎。遠古時候,人類的存活有賴群聚合作,而群聚合作需要穩定聯盟。要維持聯盟的…
有許多公共議題的辯論,真的很叫人傷透腦筋,例如該廢死嗎?該開放移民嗎?該抽富人重稅作重分配嗎?同性戀婚姻該合法嗎?墮胎該合法嗎?該限制發展來保護環境嗎?鄉民的正義,在這些議題的討論中,常常是不缺席的。就算是理性的討論,正反方都能提出有理的論據,在教育中不太強調思辯的亞洲社會,尤其令人難以抉擇,所以乾…
道德之刃 凝聚人心亦使人目盲 每個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是目盲得無法視物。 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於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