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讀者舉手】穿過書上的洞,一如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想像如果家中牆面出現一個洞,你會將眼睛貼過去看洞裏面有甚麼的機率是?

好奇心可以殺死一隻貓。想將在書店發現書上有洞的書買回家一窺究竟的情況,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下面這些書在封面都鑿了一個洞,哪一本最能吸引你?

《The Hole Book》by Peter Newell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美國藝術家Peter Newell的書比英國的Richard Scarry和美國的蘇斯博士更早問世,是整個世代的童年的記憶《The Hole Book》一書出版於距今百年的1908,時間證明他的作品從來不曾被時間遺忘。幽默的文字和逼真的插畫仍然深深的吸引讀者的目光,美國出版社預計於今秋再刷這本經典的繪本。你準備好跳進這十九世紀初的洞嗎?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The Book about Moomin, Mymble and Little My》by Tove Jansson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Moomin是瑞典作家Tove Jansson創造出來的角色。

Moominm原本走在樹林裏面、拿著牛奶踏上歸途,卻發現朋友Mymble正在哭泣,一問之下,原來Myble的妹妹Little My不見了。於是Moomin和Mymble不斷挖開書頁跳入下一頁的世界,一層一層尋找Little My,最後遇上令人莞爾的結局。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關於最後這個「洞」,Moomin要和他的朋友留下來了。為什麼?(猜猜看……) (因為洞太小了,他們出不去了。)

《The Hole》by Øyvind Torseter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一翻開書,這句話映入眼簾:「Hello, I’ve discovered a hole in my apartment……It moves……If you could come take a look……Bring it down, you say? What? Hello?!」

這是一本我們非常喜愛的繪本。一個洞帶你和孩子洞察城市中的事物。全書僅有簡單的幾個字,留白部分任由讀者自己想像故事劇情……

閱讀過程彷彿像是和孩子一塊創造屬於你們的洞洞故事。每一本書的洞都是由印刷廠人工打洞的耶,洞確都能夠精準的出現在每一頁的插圖中。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挪威籍的Øyvind Torseter的插畫多僅使用三到四種顏色,很有北歐恬靜簡潔的原則。他目前獲得多項殊榮,包括2004、2008、2010 Norwegian Department of Culture’s Best Picture,2008 Bologna Ragazzi Award;《The Hole》一書2014差點榮獲當年度的安徒生大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

《The Book with a Hole》by Herve Tullet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這本書書名翻成中文,就是《這本書有一個洞》──真的!在書的正中間有一個大洞,書封展開,還可以讓小朋友從這個大洞露出臉來。

本書作者是法國的童書王子Herve Tullet,他的繪本創作靈感多來自親身與孩子們互動的活動啟發,因此他的繪本很容易成為小朋友愛不釋手的「玩具」。他近年與Phaidon陸續出版「Let’s Play」的系列繪本,其中有不少挖洞書。主要是讓孩童的小指頭可以伸出來角色扮演。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The Book With a Hole》尺寸超大,引導孩子隨著書中每頁人物恣意地做表情和扮演。肢體動作對幼兒視覺想像的發展非常有幫助。讓孩子經由視覺想像將書中的洞洞”演”出來。非常有意思的互動繪本。

《In the Darkness of the Night》by Bruno Munari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這本書雖然封面沒有「洞」,但是作者Bruno Munari在書中設計的「洞」,同樣引領讀者經歷一次由城市到荒野的懸疑探險旅程。

書中使用三種不同材質的紙呈現黑夜、霧朦朧、岩石洞穴裡的意境。

來自義大利的Bruno Munari喜愛將現代藝術呈現於書本給讀者。他的這本《In the Darkness of the Night》將美術館中才可以欣賞到的藝術作品縮小成書本的尺寸出現在讀者的書架上。每一頁的設計插畫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幅現代藝術作品。閱讀完他的書,闔上頁面那一剎那,讀者多半感受彷彿剛步出一場現代藝術展覽般,讓人無限玩味。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穿過書上的洞,一如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洞」的童書!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童書的千變萬化:

  1. 【讀者舉手】太真實、太叛逆、太不恰當,但卻讓人不得不愛的繪本界BAD BOY:TOMI UNGERER
  2. 前進紐約,尋訪發行美麗繪本的出版社ENCHANTED LION……
  3. 2015英美媒體最推書單──童書篇
  4. 一場童書之旅:原來WINNIE THE POOH是倫敦動物裡的黑熊,而愛麗絲也真有其人!
  5. 童書比你想像中更有深度:一起認識童書作家哲也、周姚萍的過去與現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