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特派】想成為作家?讓他們來為你鋪路!
文/劉子瑜
我以為,寫作並不性感,也不有趣。
多數寫作者的日常生活和一般人並無兩樣,在庸碌的生活中蠟燭多頭燒,只是他們願意在有限的人生歲月中,騰出一個屬於自己最私密的時間和空間,一個人孤寂地埋首在蚌殻裡,面對世間種種的紛擾入侵,分泌出文字的黏液展開自我保護,將人性中無法排拒的七情六慾,一字一字溫柔地層層包覆起來,成為一首短詩、一篇散文、一本小說、或一疊厚厚的劇本—儘管完成品最終很可能只能沈入大海。
寫作實在不該被看待成一種嗜好,它就是一份扎扎實實重組文字的工作。若把寫作當成興趣的態度,等於允許了作家被剝削利用。或許創作過程需面臨的艱難和孤獨無可迴避,但在成就以寫作為職這條路上,誰說就註定要比選擇其他行業坎坷難行,經歷無路可投的挫敗呢?
在墨爾本這座文學之城為寫作者帶來的是希望。地方政府對多元文化的開放政策下,大力贊助多樣性的文學機構和組織團體,積極鋪設一條讓寫作者能行走的康莊大道,提供眾多以文字為基礎的活動,幫助弱勢與邊緣化的族群創造文學機會,以滿足不同領域的創作需求。比方說,近年來贊助非英文語系背景者的寫作工作坊,鼓勵他們以詩作為發聲的管道;出版由無家可歸的街友創作的文選詩集,讓他們的作品也能被看見;邀請來自地中海和中東一代的移民作家和藝術家,舉辦多元形式的文藝活動。
維多利亞作家協會(Writers Victoria)和特快媒體(Express Media)是其中兩個至為關鍵為寫作者而存在的大型文學組織,歷年來已培育和催生出無數位專職作家。
維多利亞作家協會的宗旨是服務每一位寫作者。不管創作形式是小說、散文、傳記、歷史、詩歌、羅曼史、短篇故事、童話故事、舞台劇本或電影劇本,甚至是非文學性質的商業書寫,寫作者都可以透過組織得到相關的訊息、資源、建議和指引,解惑在創作與出版上的種種疑難雜症。
該組織和資深作家、專業編輯和寫作教師合作,除了每年開設多元化的寫作課程,也提供會員一對一師徒制(mentorship)的「文診服務」,可依據創作者的寫作類型和風格,配對一位相同領域的資深前輩,協助寫作者突破發表瓶頸,精進作品的成熟度。目前會員人數已超過三千四百人,是在地一個相當活躍的文學組織。
特快媒體成立於1985年,在聯邦政府的贊助下,是一個致力於賦予年輕人自主發言權力的非營利組織。鼓勵年輕人透過各種形式的寫作、出版和廣播來表達自我,展現創意,成為媒體傳播上的新聲音。
特快媒體一方面把寫作與編輯的工作坊導入校園課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培養寫作興趣;另一方面則創造媒體管道,讓他們的創作能有機會被大眾看見。其發行已超過一百期的《Voiceworks》是澳洲首屈一指的青年文學季刊,每期刊登二十五歲以下全澳洲年輕人最具創意的詩歌、小說、散文、評論、漫畫和插畫作品。至今有不少對澳洲文學、藝術與政治面貌產生重大影響的知名作家,年輕時都曾在此受過熏陶,是從這裡畢業的榮譽模範生。因此,對年輕作者而言,有機會將作品刊登在《Voiceworks》,就像得到一張文學殿堂的入場卷。
在墨爾本裡各式文學組織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共織成一張緊密的羅網,撈起散落在大海之中的創作珍珠,穿針引線把書店、出版商和寫作者一一串起,為這座城市戴上一條氣質非凡的文學項鍊。
我發現,寫作在這裡變得很性感,文學這件事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參考資料:
Writers Victoria、Express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