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聊聊標點符號:這裡要用冒號還是逗號?
「引言」除了結尾應該使用句號還是逗號,容易造成混淆之外,「引言」之前連結說話者的標點符號,應該使用冒號還是逗號,也是編輯工作常見的困擾。
我的「主張」原則是:「直接引言」應該使用冒號,「間接引言」使用逗號。
例►►康小安說:「一句直接引言與說話者之間,應該使用冒號連結。」
或►►康小安說,一句間接引言與說話者之間,應該使用逗號連結。
我的「變通」原則是:「直接引言」也可以使用逗號,但「間接引言」一定使用逗號。
例►►康小安說,「一句直接引言與說話者之間,也可以使用逗號連結。」
或►►康小安說,一句間接引言與說話者之間,應該使用逗號連結。
這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常見一般媒體,略查了一下三大財經雜誌,發現使用的方式就各不相同。《天下》採取的用法與我的「變通」原則相同,不論「直接引言」或「間接引言」一律使用逗號。
《商周》與《今周刊》使用的情形,則接近我的「主張」原則,但都略有摻雜,大體上「直接引言」使用冒號較多,使用逗號較少;至於「間接引言」則都使用逗號。
當然,在其它媒體,也會到有人用冒號來連結「間接引言」與說話者,但這種用法已較少見。
例►►康小安說:一句間接引言與說話者之間,也可以使用冒號連結。
我會主張「直接引言」應該使用冒號,是因為冒號的主要功能本來就在啣接「引言」;而「間接引言」使用逗號,則是逗號的功能是在「隔開分句」或「語氣停頓」。但無論如何,在一本刊物中還是以統一用法為要。
好吧,來出個題目。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 老師說:「我們不可以太自私,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大家都能記得。」
- 老師說:「我們不可以太自私,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大家都能記得。」
- 老師說:「我們不可以太自私,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大家都能記得」。
- 老師說:「我們不可以太自私,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大家都能記得。」
- 老師說:「我們不可以太自私,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希望大家都能記得。」
答案下回公布,這將導引出新的討論課題──引言句末的標點符號,應在「下引號」之前,還是「下引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