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金句化為讀跡,抵達書店之城
疫情期間,旅行成為奢望,但我們仍能用閱讀造訪遠方。 所有愛書人,總在字裡行間找到心之所向;而熱愛閱讀的心意,或許是我們目光看往的同一個方向。
因為這份心意,喜愛閱讀的人們在生活裡各司其職,試圖推廣閱讀;除了作者、讀者、出版業者,還有許多經營實體書店的夥伴們,提供閱讀場域,也讓人與書之間的互動恆溫。其中,充滿在地特色、最接地氣的獨立書店們,更是讓街邊、小巷都綴上一盞暖燈,讓閱讀如光,常伴左右。
Readmoo 讀墨電子書於七月下旬推出「當金句化為讀跡,抵達書店之城」活動,邀請全台從北到南、共十二家獨立書店參與,串連讀者、獨立書店等愛書人,儘管在疫情期間無法實際走訪當地,仍能透過閱讀任務以書傳情、更看見許多無可取代的獨立書店,完成任務後,讀者們更可獲得紅利點數、精美徽章。
該活動分為兩大任務,其一是城市金句,邀請讀者利用「劃線分享」功能,於書中找出合作獨立書店所在的八座城市:臺北、桃園、新竹、臺中、彰化、臺南、花蓮、臺東,也許是該城市某條道路、店鋪、景點,並將該句劃線、以圖片形式分享。使讀者透過金句,前往書店夥伴所在地,留下讀跡。
譬如我們在《吃飽睡飽,人生不怕》中品嚐台北的紅葉波士頓派;在《臺灣漫遊錄》中理解客家人的聚落其實不在桃園,而是在中壢;在《味道福爾摩莎》裡讀到新竹代表炒米粉;從《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認知到「我是台中人」的驕傲;藉《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裡前往彰化,理解當地「送肉粽」的習俗所為何來;在《鬼地方》中讀到台南的博物館;在《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發現台灣面積最大的縣市——花蓮線;在《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中,則有台灣本島第一道、出現在台東三仙台的曙光。
另一任務則是心意金句,讀者們同樣可使用「劃線分享」功能,在碰面次數變少的時候,以觸動人心的金句,對朋友、親人、愛人、書店工作者,或者替我們負重前行的前線醫護加油打氣,以文字暖人心房。
此次活動中,特別設置書店夥伴佈告欄,附上各合作獨立書店簡介、社群連結和近期活動,讓讀者們除了在線上以書互動,未來能持續關注、實地走訪這些為閱讀而生的空間,面對面以書會友,展開更多對話❤️
書店故事:
- 「開店不是拿來糾結自己的,我是享受書店帶給我的美好。」——專訪焙思書房店長唐曼凌
- 「不要讀書啦幹嘛讀書,但這本很好看喔!」——專訪新手書店店長鄭宇庭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專訪意念書店店長羅君良(CARVER)
- 「願意開書店的人,多少都還是有點樂觀的。」——專訪孩好書屋店長江珮瑾
- 閱讀不在遠方而在日常,校園書屋的生活提案——專訪天河書屋創辦者陳巍仁
- 接地氣的老書店,在務實中尋求浪漫——專訪南方書店陳筑閔、陳峻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