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可愛」不只療癒,還能讓我們的大腦更專心? 發表於 21 1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謝承志 可愛的小貓、小狗,牠們的圖片讓人難以抗拒,這是因為「可愛」讓你我產生正向的情緒。日本廣島大學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指出,「可愛」不只讓我們內心感到溫暖,甚至讓我們更專心。 研究者比較小狗與小貓、成年的貓狗、食物,以及中性圖片,對於受試者在專注作業下的正確率與執行時間的影響。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科學思辨力:現代人都需要的生存演算法】線上課程預購 發表於 10 9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泛科活動 科學思辨力重要,絕不只因為學校越來越重視素養導向教學。科學思辨力能幫助學生與每個人,建立自己的邏輯、跨過複雜議題討論的門檻、提升資訊選擇、處理與溝通的能力,成為更能面對未來變化的公民。 #9/18 晚上 10 點前預購達 250 組即確定推出! ►►詳細活動介紹及線上報名【由此去】! 科學思辦力推薦書單: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人類大命運 21世紀的21堂課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社會性時差」讓我們變胖? 發表於 12 7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陸子鈞 每逢假日,你就會睡得比平時晚,作息差異很大嗎?小心這樣的「社會性時差」會打亂你正常的生理時鐘,使你體重過重。 「社會性時差」(social jetlag)是指我們的正常睡眠時間和上課或工作的時間不同。以週末假日來說,我們普遍會較平日還晚個幾小時起床,直到週一來臨,我們才又回復早起。假日和平日的作息差異,已經讓體內的生理時鐘像是穿梭在不同時區之間。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肚子越餓,高熱量食物看起來越好吃? 發表於 8 7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蔡宇哲、田詠瑄 當走在美食街或食品賣場時,要是肚子正餓的話,就會覺得所有高熱量食物都好想買來吃,但若是不餓時,就會覺得那些食物沒有吸引力。正嘗試節食減重的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飲食控制後,會覺得生活中看到許多食物都非常可口,於是乎想吃的欲望就越來越高,要壓抑住不吃也就變得更加困難,最後終於有一天忍不住就大吃了一頓。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要專心點?還是多做些白日夢? 發表於 3 10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劉育志、白映俞 自古以來,一直都有智者告誡我們要「活在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事情,心無旁騖才能做好事情,也才會獲得快樂,幸福感更會因此提升。對於這樣的忠告有人感到茫然,有人心領神會,有人則試著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它。 兩位哈佛大學的研究員,柯林沃斯和丹尼爾.吉伯特開發了一個 iPhone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狗狗會被主人傳染打哈欠? 發表於 30 8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蔡宇哲、柯喬文 在人群中若有人打起哈欠,其他人看到後也會很容易受到傳染也頻頻打哈欠。而有養小狗的人們可能也會發現,當你感到疲倦而打哈欠時,狗兒也會開始面露疲態,跟著打起哈欠來了。究竟狗兒們是因為感受到你的哈欠,還是剛好疲累要釋放壓力而打哈欠呢?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人類學家的芭樂書寫 發表於 16 11 月, 2015 By Gene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en Smith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在經典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的開場寫道: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疑慮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 我們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會上天堂,也全都會下地獄。」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閱讀‧最前線】專欄作家跨年趴:洋洋灑灑地寫洋洋得意 發表於 23 2 月, 2015 By Gene 一、每回過年我都一定要那個!(哪個?) 讀好書、吃美食、會親友、遊山水、睡懶覺! 二、看馬趕羊(回顧和前瞻是不會講喔?) 馬年:公民運動千軍萬馬而來,大家馬不停蹄地努力,厲兵秣馬地創造一個龍馬精神的美好社會!希望能馬到成功! 羊年:希望羊年能夠意氣洋洋地洋洋自得,讀更多洋洋大觀的書,來洋洋灑灑地寫更洋洋得意的文章! 三、清一色對對福!(是對聯不是麻將唷~) 魚魚得水千秋游魚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其實感性懂得你的理性——《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 發表於 3 10 月, 2014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大麥町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Riccardo Meneghini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