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我認為一個天生的作家、真正的作家,不管做什麼,遲早都會回到寫作的道路;」管家琪說,「只是大家的機緣不同。」 管家琪從小作文成績就好,和很多類似的孩子一樣懷抱著作家夢,「因為父親調職的關係,我小學唸了三個學校,很喜歡寫信給同學,不過收到的回信很少,但總之我就是愛寫嘛;」管家琪道,「那時想當…
編譯/暮琳 2018年,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交出了亮麗成績。史蒂芬.史匹柏引發風潮的《一級玩家》、台裔女星吳恬敏領銜主演的《瘋狂亞洲富豪》、名列歐巴馬年度十五大愛片的《滅絕》皆是小說改編。而Netflix上引起熱議的《安眠書店》、《鬼入侵》和《蒙上你的眼》也再次秀出小說改編影視作品擁有的無限潛力。 2…
文/Otter4018 三口竹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最近看的兩本書剛好都跟勞工主題有關,一本是白曉紅的《散沙》,一本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其實兩書的著眼點不同,本不能比較,但因為描寫的同樣都是社會所謂較底層的人 ,加上看的時間接得很近,就忍不住想在一起。 對我來說,《做工的人》更感動人…
文/犁客 古早之前的某個年代,讀武俠小說是壞學生做的事。或者,是好學生會做的壞事。 所謂「壞學生做的事」,指的大抵是壞學生在翹課時或放學後會到租書店,在那些陰陰暗暗的書架當中找那些學校老師不准大家讀的書:可能是漫畫,可能是情色小說,也可能是武俠小說。 所謂「好學生做的壞事」,指的大抵是好學生在上課時…
編譯/黃彥霖 在現代做一個書寫者並非易事。藝術資金縮水、記者成群解雇、廣播預算削減,出版界的生態如持續變動的地殼,想單純以書寫維生越來越難。 澳洲兩位作者莫爾浩斯(Frank Moorhouse)和艾爾譚(Ben Eltham)先前曾提出他們的觀察:連在文化政策討論中,藝術家都是明顯被忽略的,更廣泛…
1902 年,傑克・倫敦前往倫敦東區著名的貧民區賃居暫住, 記錄下他在當地觀察到的實情,並寫成《深淵居民》一書。 飢餓、犯罪、貧窮與絕望,是底層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親身見證資方剝削、法律的不公義等社會問題後, 傑克・倫敦最終想透過《深淵居民》提問的是: 一個文明的社會怎能忍受自己的子民過著像「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