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如果成長時期經歷過20世紀的七、八零年代,那麼你對「書店」的印象可能和在九零或千禧年之後成長的人相差很多。 沒有所謂的獨立書店,沒有所謂的連鎖書店,賣咖啡和特色選書的小店尚未出現,本來走溫潤文化風格後來變精品百貨風格的誠品尚未出現,最早用連鎖概念經營以明亮大空間吸引讀者後來文具賣得比書還多…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在出版產業工作,常會發現一些奇妙物事。 例如書的庫存。 庫存與三件事直接相關:印量、銷售狀況,以及倉儲相關的成本。 一本書第一次付印時,稱為「初版首刷」,爾後加印就是「再刷」、「三刷」等等一路刷下去;假若因故重新製版──可能是發現內文需要修正,或者…
獨立書店和小媒體,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們既同病相憐,又相互扶持;更有趣的是,它們彷彿也有著相同的營運邏輯與宿命。 如果把以連鎖書店為主軸的傳統書店時期,視為書店1.0,則網路書店的崛起是2.0;那麼,如今獨立書店揭竿紛起,就算是書店3.0。 同樣的,以出版集團為主軸的媒體時期,是媒體1.0,網路媒…
文、攝影/劉子瑜 書店會死嗎? 又是一則一間老字號的傳統書店,終究抵擋不了網購的低價競爭,宣布在城市裡熄燈的新聞。類似的劇碼不止在臺灣,也同時在日本上演。回顧這十年間書籍和閱讀環境已劇烈變化。想要隨即閱讀的書,可以上網購買電子版本,或從電子圖書館下載借閱。2001 年時日本全國原有約兩萬一千多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