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在不公義的冷漠世界,如何自救或救人?答案是——真誠,以及使用正確的字眼 發表於 25 2 月, 2022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攝影師:Larissa Farber,連結:Pexels 文/卡繆;譯/嚴慧瑩 卡繆戲劇集序[1] 這本戲劇集收錄的劇本是一九三八至一九五○年之間完成的。第一齣《卡里古拉》是一九三八年在讀了蘇埃托尼(Suétone)的《十二帝王傳》(Douze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先養狗,然後……養了貓。》──阮光民X陳沛珛對談 發表於 1 9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先養狗,然後......養了貓。》谷口治郎/大塊文化 INU O KAU SOSHITE NEKO O KAU © PAPIER / Jiro TANIGUCHI 2018 / SHOGAKUKAN 已故漫畫大師谷口治郎,畫風細膩善於描繪日常,創作類型廣泛,獲獎無數。谷口治郎相當愛狗,筆下經常出現以「狗」為主角的作品。近日大塊文化出版了谷口於1992年出版的經典作品《先養狗,然後……養了貓。》,本書以漫畫家飼養貓狗平凡卻真摯的親身經歷,細膩刻畫人與動物相處互動的日常,至今仍為許多讀者稱頌。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終究破浪!破曉希望再出發!每年最期待的台北國際書展「公民書區」回來了! 發表於 1 4 月,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2021 年台北國際書展因疫情而取消,為出版業蒙上陰影。然而,在兩個月積極奔走準備之下,拿下 2019 年「最佳展位設計獎」大型展位組「金獎」的公民書區,原班人馬「獨立出版聯盟」、「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NGO團體」重新集結,終於在 4 月 1 日至 6 日,於松山文創園區五號倉庫重新復活。 ▉公民書區升級「公民書展」!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濁世,是否就在那裡? 發表於 6 3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Wiki 文/犁客 1989年2月,一本漫畫雜誌在台灣書市出現。十六開本,內頁黑白印刷,不厚,最初連載的漫畫只有三部,價錢不貴,只要30元。 這本漫畫雜誌叫《星期漫畫》,從刊名就知道打算做的是週刊;雖然一開始只有三部連載,但那三位漫畫家都擁有怪物級的技法。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經典也青春】他給的永遠超出你付出的 ——潘乃慧談米奇.艾爾邦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發表於 19 1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米奇大學畢業16年後,偶然從電視節目中看到以前的老師墨瑞罹患重病,不久於人世。 米奇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桀驁不馴、滿懷理想抱負的年輕人了,他放棄夢想,追逐世俗名利,甚至不再覺察內在稍縱即逝的迷茫。 但他終究動念,並付諸行動去見了墨瑞,在墨瑞清澄目光的凝視下,展開了心與心的對話。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數位之晝與紙本之夜:數位時代解放文字的「閱讀」──郝明義談「數位與網路時代的閱讀」 發表於 26 1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昱昊 數位浪花拍打上岸,習慣的文字爬格子變成一種在鍵盤與螢幕上飛舞的電子資料,這個時代中,如何將紙本閱讀習慣或方式轉型與更動,成為台灣商務印書館「大師的學徒:關於閱讀的技藝與學習」系列講座的課題之一。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2016版權營】把眼光從英文書市挪回亞洲書市──各國書市中的翻譯書現況 發表於 23 11 月, 2016 By 陳 心怡 Photo Credit: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 文/陳心怡 對作家而言,自己的作品如果有機會譯成外文、進軍世界舞台,絕對是一大肯定;不過,我們也許會「理所當然」想像翻譯成英文、德文或者法文、日文……好吧,簡體中文這幾年也是趨勢,但是如果是泰文、韓文或者越南文呢?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你知道「世界為什麼存在」嗎? 發表於 12 9 月, 2016 By 朱家安 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你考上哲學系,進到大一,大部分的系所應該會為你準備至少這些必修課: 哲學概論 邏輯 哲學史 倫理學 知識論 形上學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如果你可以流暢地跟朋友分享故事,那麼你就可以演講了」──TED 總裁 Chris Anderson 親授演講五大秘訣 發表於 26 7 月, 2016 By 林宣瑋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teve Jurvetson 文/林宣瑋 「無論在什麼文化裡,演講往往都是大家最恐懼的一件事。」TED 總裁暨首席策展人 Chris Anderson 在日前與台灣讀者的《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視訊演講會中如此表示;害怕上台、害怕丟臉、害怕忘詞,很多人都以為這是自己的罩門,但 Chris Anderson 完整文章
專訪 「離開是真正對自己負責、是一種自我承擔。」──專訪作家陳玉慧與《撒哈拉之心》 發表於 15 7 月, 2016 By 陳 心怡 照片/陳玉慧提供。 文/陳心怡 夢想,勇氣,上路。 這是陳玉慧在新作《撒哈拉之心》最想分享的課題,就像書封,是從一輛車的前擋望出去無垠的沙漠公路,在行進中,「所有的旅途都是為了明瞭自身」。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