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顏歌 什麼時候,善良變成了不用講道理的擋箭牌? 做一個善良的人,比做一個講道理的人輕鬆。 你從小被人稱讚:「性格好、沒脾氣、文文靜靜。」雖然你沒有很喜歡,但也不會想太多。等你工作了幾年,在人際交往中一次次地受傷,你可能會覺得,還是本性善良、但個性鮮明又會發脾氣的人,過得比較好。 雖然你儘量避免…
身為自由主義者,我相信人有權決定自己要過什麼生活,除非你的選擇註定傷害別人(例如,你決定以搶劫取代工作維生),否則不該受到公權力的干涉。我可以基於平等的考量,支持動用公權力對富人課稅,以彌補社會上因為運氣、背景處於劣勢的人,讓他們有和其他人類似程度的機會,去追求自己認定的美好人生。但我不會同意說,我…
文/羅傑-坡爾.德洛瓦 「如果我所了解的沒錯,寬容就是與人為善……」 「別這麼快下結論!假如只要與人為善就好,那該稱之為和善,而不叫寬容了……當然,對他人的宗教﹑行為和生活方式抱持欣然開放的態度是比較好。應該停止想像別人不如你﹑瞧不起人家,甚至只因為他們和我們不同就認為他們是危險人物。不過這樣還不夠…
狂熱比努力更重要,努力需要毅力來支撐,但是狂熱能讓人樂此不疲。 ——蔡志忠 1. 「誰不認識蔡志忠?」 此生最怕沾上知名人物,可這回,想不沾蔡志忠的光,也難。 都怪蔡志忠最近出版了自傳《天才與巨匠》,他在2016年9月4日的《深圳晚報》上的專訪中,提及那本《蔡子說:蔡志忠的半生傳奇》和我結緣的往事。…
文/希阿榮博堪布 菩提心的訓練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我們看到萬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關的事實。 耗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牆的做法是徒勞的,而這種徒勞帶來的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 我們的信念、理想、價值觀什麼的往往被利用來強化自我、排斥他人,不信就看看吵架的、衝突的、戰爭的各方,沒有一個不認為…
文/翁稷安 奧田英朗一向擅長描繪生活,他的故事有時即便怪誕嘲謔,但都不脫平淡日常的所見所聞,以及隱藏於其中的人性片段。 這些片段最初多半無關善惡,僅是每個人單純、直覺的需要或習慣,微不足道,如同呼吸必產生二氧化碳一樣,是生存的必然;可是在不斷堆疊積累之後,最終往往造成出人意外的結局。也許結果並不見得…
文/蘇偉馨 從事教育許多年了,看見許多對孩子教育求好心切的父母,看見許多母親的壓力,也看見了許多父母親為了孩子而努力改變。坊間教養的書籍多如牛毛,許多新手媽媽奉為圭臬的貫徹執行。許多媒體節目也討論著教養議題,國際書展的會場裡,總是屬於孩子的攤位最熱鬧。 現代教養,有人延續著家庭傳統的觀念,有人力求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