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惹到麵店老闆娘,這是千古明訓

文/羅毓嘉 疫情期間,午餐動線改變,幾個月沒來這家麵店了。老闆娘見到我,第一句話是:「唉呀這個傢伙好久沒有來看我啦,我都還四處打聽你是不是換公司了。」我忙不迭說,沒有沒有,只是最近一陣子比較少走到這一頭來呀。 老闆娘便接著說,「你看你中午都不走路走多一點,那個肚子吼都變這麼大了。」正要反駁,老闆娘又…

在台北吃著台南小吃時的淡淡憂傷

文/米果 在台北街邊看到標榜著正宗台南小吃的招牌時,大致會產生兩種反應,一種是走進去吃吃看,一種是在內心 OS:「一定是雷。」但很多時候是摻雜了上述兩種反應,走進去吃吃看之後,然後印證了果然是雷。也有少數吃到讓我這台南舌頭讚嘆不已、適時撫平了鄉愁的好滋味,或多或少有近似那種人在異鄉,不如就嘗試一下的…

【GENE思書軒】那一口美食、植物,以及那些你自以為熟悉的異國

台灣這次在防疫工作和半導體產業上,都有傲視全球的好成績,以我這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台灣人這方面還蠻愛妄自菲薄的,反倒是台灣人自覺的驕傲我不太同意——那就是常自詡台灣為美食之國!尤其當台灣人提到夜市時,我們東南亞來的,都會暗自起笑⋯⋯哦不⋯⋯發笑。 剛來台灣的時候,最想念家鄉的,除了家人,就是美食。因…

甜不辣、天婦羅、黑輪,臺灣典型的混血食物

文/ 焦桐 每次想到基隆,就想到廟口的小吃;想到那些小吃,首先浮現的是「天婦羅」;一思及廟口第十六號攤的「王」記天婦羅,唾液就充沛分泌,來不及嚥口水。此攤自一九五六年開始營業,在廟口諸攤中時間並不算長,卻是我心目中的重要地標。 天婦羅、甜不辣、黑輪俱屬臺灣典型的混血食物,乃日本殖民留下來的吃食文化,…

一篇十秒鐘,認識台灣小吃與慶典美食

文/四塊玉文創;圖/Yan 為什麼叫愛玉? 南北粽哪裡大不同? 花枝、魷魚、章魚到底怎麼分? 台灣的冰到底有幾種? 讓超人氣圖文創作者「10秒鐘教室」教你 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食物! ◎不說你不知道 台灣人什麼時候開始吃冰?筒仔米糕是台灣小吃嗎? 更多你不知道的食物小故事,通通都在本書裡。 ◎食物通通…

重返花蓮 漫步縱谷感受溫暖人情

文/曹憶雯 攝影/王星鑑 經歷過地震,花蓮的山海依舊美麗,隨著春天到來,縱谷正進入一年中最繽紛的時節,循著縱谷廊道鋪陳的十多個城市與鄉鎮,花開得燦爛,水果正豐收、稻浪隨風搖曳,像在歡迎旅人到來,我們此行走訪花蓮市、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和富里鄉,捎來溫暖的在地人情與美食將為你帶來滿滿的元氣。 美好花…

軟爛的米糕對我來說,那是忤逆了體內的「台南米糕魂」

文/米果 我討厭吃軟爛的米糕,尤其淋了紅色甜辣醬的米糕,對我來說,那是忤逆了體內的「台南米糕魂」。 米糕必須保留糯米的Q彈口感,水分一旦過多,米糕就失去魂魄,毫無筋骨可言,即使是糯米做成的麻糬,雖軟嫩,但也有一定的Q度,這是糯米的風骨吧,必須給予尊重。 台南米糕應該有兩大門派,其中一派是準備一大鍋蒸…

薑絲「大腸」要好吃,首先要用沙士可樂取代鹽?

文╱焦桐 客家有一首〈病子歌〉,描述丈夫問懷孕的妻子想吃什麼食物,初害喜想吃的就是薑絲炒大腸:「阿哥問娘愛食麼介唷 愛食豬腸炒薑絲/恁想食 炒薑絲 想食豬腸來炒薑ㄚㄚ絲 哪哎唷 炒薑絲」。孕婦害喜時因味覺的敏感度下降,當舌頭變得遲鈍,常愛吃刺激性食物,豬腸炒薑絲因酸度強,尤令孕婦歡喜。 薑絲大腸的材…

譬如這種時候台南人好尷尬

文/米果 彷彿一場有夏日蟬鳴相伴的午覺醒來,台南突然變成台灣小旅行必然要朝聖的地方,從短短半天的小吃餵食秀,到兩天一夜美食完全攻略,一直擴散到網路或雜誌甚至 MOOK 各自揭露的私藏路線圖,倘若說得驕傲一點,台南儼然成為一派可以短期衝刺的美食顯學。於是,在外地工作的台南人往往在這種時刻面臨尷尬不知如…

國民小吃好搭檔:杏仁茶配油條

文/陳玉箴 二○○四年的五二○總統就職國宴,在「族群融合」的主調下,宴席上除了有客家粽與原住民小米麻糬之外,杏仁茶配油條也成了國宴上的佳餚。一般多認為,杏仁茶是台灣的古早味,油條則是一九四九年之後,新移民從大陸帶來的食品,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吃油條配豆漿是道經典的早餐組合。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