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字不是現代人專利,古人也愛講,講到變成吉祥話

文/黃庭頎、謝博霖 「它它巸巸」可說是一句歷史悠久、淵遠流長的吉祥話,無論是西周還是東周都非常愛用。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產生過不同的面貌。早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就曾經出現「它它受茲永命,無疆純佑」和「阤阤降余多福」的用法,這裡的「它它」和「阤阤」都表示經常、永遠的意思,就是祭祀者希望過世的祖先或…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讀古文撞到貓奴──愛貓詩人與他們的贈貓詩

印象中之前看過高人氣小編分享自己管理粉專的經驗。據小編說就算再怎麼沒營養的農場文業配文,只能圖片和嬰兒、動物,尤其是貓咪有關,分享觸及數就必定會衝高。確實,就算書市怎麼蕭條,出版業再如何冰風暴,還是能有幾本與貓有關的神書,逆風高飛,躍上暢銷排行榜。 先說本蛇蛇沒有要用貓騙點閱率流量的意圖,但比起經常…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這人嘴砲力,那人打臉文──古代鄉民的口水論戰

人多論戰一定贏?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之前呢本魯很無奈地被捲入一場跟自己牽涉甚微的小規模論戰,過程什麼就不提了,但戰的時候我跟幾個高聲量的公知論述者被劃為一邊,被稱為「掌握話語權者」。姑且別論這種中心邊緣的幻想是否過時、或其本身就是一種歧視好了,這讓我想到鄉民模擬的8+9的名言──「狼若回頭,…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古文覺醒青年嚇到吃手手!──漢代的今古文之戰

縱觀台灣輿論圈,熱門議題是幾天就會更易一輪,隨著Seafood、狼師等新議題,文言與白話的紛擾看似暫時平息了,然而我始終覺得古代文獻給我們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對時代議題興替秩序的掌握。也因此,若我們讀了一批生澀而無法與當代連結的文言文,那麼它難免顯得無用。但當我們從這些古典時期大數據資裡,發掘出與眼下的…

生命的搖擺與動盪實屬自然,這本書能帶你看清事物的本貌。

文/林春文 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左傳》 「世界萬物都是數。」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認為「數」包羅萬事萬物,蘊涵一切存有的和諧性,更可用此來了解人生。 《周易》:「易有大恒(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以陰陽理論…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春秋蜘蛛網——比鄉土劇還誇張的先秦公主們

之前我幫「讀冊生活」規劃了一個跨領域的書展,其中一個子項是「跨倫理」,相較那個什麼部長亂嘴的「男女有別是我國數千年以來固有傳統」的練肖話,事實上像失序亂倫這類事件,在古典時期才是從來沒有少過。但說起先秦時期幾個浮花浪蕊著稱的飄撇女性,那還真的宛若鄉土劇一樣動魄驚心。 對於國學語文常識還稍微保有記憶的…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一下廢死一下判死,孔老師你搞得我好亂啊!

隨機行兇甚或是殺童好似成了這幾年的新聞關鍵字,每每當巨大難以承受的惡耗過後,伴隨而來集體無意識之憤怒、脆弱或恐慌,幾經驗算,總歸結到死刑存廢的爭論上。若說生死大權大限得自於天,由至上命令所主宰,那麼討論廢死之課題,恐怕也非人類的道德律得以負載。 然而刑罰的量度,教化的施用,人的善惡本體論……這些議題…

在縱橫交錯的歷史裡 去向各種遠方各個深處的昂然自由

「後世罪我者其春秋乎?」 「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若無《左傳》記錄還原春秋時期的真實景況與細節,相對於孔子《春秋》「正確」 的世界(各國)版本,「也再沒有一本用應然更替掉實然的歷史之書了。」 《盡頭》之後,唐諾決定寫一本小書,於是在一年內生出了這二十萬字的「讀」 《左傳》「想」《左傳》,甚至是…

《儒道天論發微》: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探求商朝文化不能忽略的宗教觀點

文/傅佩榮 今人對於古代中國的認識,自從1899年開始的一系列考古發掘以來,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這些發掘所獲的大量甲骨文字與其他器物,已經證實為商朝遺物,並且可以推溯至紀元前 1324 年的商朝君王武丁時代。商朝的世系與年曆被學者們推測得相當周全;商朝的文明也逐漸成為充滿希望的研究領域。 在理解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