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喜歡一個創作者,最直接的支持方式就是購買他/她的作品──不過這就顯出「書」的某種特別之處:喜歡某些演員或導演,可以進電影院一刷再刷,喜歡某些歌手或音樂家,除了買唱片還可以買票聽音樂會;那喜歡作家呢?買書,當然,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一本書只會買一次。 當然,以上指的是「以實體製作物承載無形作品…
文/臥斧原刊於【Medium】,經作者授權轉載 法國最大出版集團Hachette Livre的執行長Arnaud Nourry說電子書沒什麼創意,是個笨產品。 這段訪談刊載在2018年2月份的媒體上,如果不知來龍去脈,可能會覺得Nourry是電子書的抵制者;不過事實上,Hachette Livre是…
文/天下文化 俄國劇作家契訶夫曾在小說裡寫道:「如果一個醫生對於一種疾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那你幾乎可以確定這個病是無藥可醫的。」。這句話就好比現在全球經濟的寫照,各界專家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經濟救助方案,卻沒有一個能真正發揮效果。 謝哲青推薦《停滯的年代》,作者薩特雅吉特.達斯曾在過去率先預見2…
教養像闖關,常常出現狀況題!孩子調皮搗蛋、欺負朋友、學人說髒話,卻怎麼教也教不聽……你是否也曾碰到這些棘手難題?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不是無理取鬧,而是看不懂別人的為難;不是愛爭風吃醋,而是不明白父母決策的理由。 親子教養專家王麗芳寫作並親自導讀《孩子只是卡住了 》,坦言這不是一本親子參考…
縱觀世界局勢,英國脫歐、美中在亞太交鋒角力……全球勢力正在發生變化,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在這變動的時代,謝哲青推薦閱讀李光耀相關著作。 《李光耀觀天下 》是一代總理李光耀最後的著作,他以犀利直白的言語和觀點,剖析未來二十年內世界強權的盛衰趨勢,從中洞悉國際局勢、了解自身生存環境;《超越島國思維:李光…
小英勝選功臣、鬼才廣告導演盧建彰認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像個文案人一樣思考,用理性來洞悉環境、判斷趨勢,同時,又能以感性來體貼人性、關心人心、知道人的軟弱,並且相信可以變得更好,不管是世界或人。 盧建彰把這樣的想法化為主軸,貫穿在《願故事力與你同在 》和《文案力 》這兩本著作裡。前書與你分享打造故事力…
《紐約時報》重量級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在TED發表演說「你為了履歷成績,還是悼文中的美德而活?」此一影片掀起熱議,瀏覽人次超過2,000,000次。根據TED演講概念,布魯克斯撰寫《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選擇》,甫一出版,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經濟學人》、微軟共同創辦人…
未來十年,機器人應用不僅衝擊藍領階級,連白領工作都會被取代!希拉蕊最倚重的白宮科技創新顧問亞歷克.羅斯針對未來20年創新趨勢,撰寫《未來產業 》,企業策略顧問王伯達特別推薦導讀。唯有了解未來變化方向,才能在下一波創新潮脫穎而出。 【讀書俱樂部名人推薦書單計畫起源】 台灣平均一年新書出版量高達40,0…
編譯/陳慧敏 未來十年的科技趨勢是什麼?全球最大網路零售商──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直指人工智慧。他說,亞馬遜的千人團隊,已耕耘四年,推出的 Echo 聲控助理,其實只是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人工智慧將是科技的下一個十年,也將是亞馬遜發展的重點。 貝佐斯日前接受科技專欄作家摩斯…
錯過17歲、27歲、37歲的馬家輝,雖然有點可惜,但不同階段的人都是有不同魅力的。進入大叔時代,以現在的感受,回首不同階段的情感,馬家輝分享如何在感情中,不需要再有煩惱、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