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約拿.博格;譯/許恬寧 首先,請各位想一個自己最近做過的決定,任何決定都可以,例如買哪種早餐穀片、看哪部電影、午餐去哪裡吃;或是更為重大的決定,像是跟誰出門約會、支持哪位候選人、這輩子要從事哪一行。 各位為什麼做了那個決定?為什麼最後挑了那個選項? 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雖然答案五花八門,最終都…
文/翁玉玲 《烏合之眾》從大標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內容文字的犀利表達,文中提到「傳染」和「來自各個階層」這兩點相當有創見,個體經由許多理由而有某種相似的言行,其實中間是有相互傳染的機會而造成的,而不同於一般對集體迷思的偏見,很多集體行動其實出自於一時衝動,而非想像中具規畫性,對於事實真理的扭曲理解更…
文/久賀谷亮;譯/邱心柔 人在獨處和群體行動時,舉止宛若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過度配合他人,會造成自尊低落 配合其他人的行為稱為「從眾行為」。 斯沃斯莫爾學院的亞什(Asch)針對從眾行為進行了上圖的這起知名實驗。以五人為一組,先讓他們看一條線,再從其…
文/約拿‧博格 Jonah Berger;譯/許恬寧 從前從前,我在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騎著腳踏車,四處尋找街上的BMW蹤影,就此展開「社會影響」這個主題的研究──他人影響我們行為的途徑。 帕羅奧圖是全球物價最昂貴的城市,股票選擇權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讓許多居民荷包滿滿,也…
文/梅蘭妮.穆爾、狄安娜.馮寇普 有些東西引發的刺激,不僅會作用在我們身上,強度還大到所有人都看得見,但有些東西卻讓我們作夢都想不到,它居然也算是一種刺激。或許應該這樣說,我們對其根本毫無抵抗力,唯一可以信賴的,恐怕只剩下我們的非理性行為。反正本書的前幾章不是已經告訴我們了,現代人的飲食行為早就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