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新聞】S3EP36:開店指「難」:開書店沒有那麼簡單?

好喜歡逛書店,不如自己來開一間?小等一下!開書店並不是找來一個空間,架好書架、放上新書、開門賣書這麼簡單!台灣一年有上萬本新書出版,平均一個月有千本以上,店面該選在哪裡、該有多大、該陳列哪些書(又多久需要更替新品、新品需要進多少量)、每個月支出人事行政成本等等等等,需要處理的瑣事遠比想像中龐雜。 加…

奇妙,而且哀傷。書的價錢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在出版產業工作,常會發現一些奇妙物事。 例如書的價錢。 一本書的價錢是怎麼定的?首先,書的製作有一定的成本,暫且不論翻譯作品,單就國內作者在國內出版作品的狀況來看,成本包括:作者寫書的版稅,校對的費用、排版的費用、封面設計師的酬勞,製版、紙張、油墨、…

不想被行銷手法操弄,你必須重新看待「價格」的意義!

文╱麥爾荀伯格、蘭姆格 市場機制其實是一項非常成功的社會創新,有助於人類有效分配各種稀有資源。上面這話說來簡單,但影響巨大。正是因為有市場,我們才能為全球80億人口的大多數,提供食物、衣著和住所,大幅提升人類的預期壽命和生活品質。而長期以來,市場交易一直是一種社會互動,也就與人性極為切合。正因如此,…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關於媒體外包作業的十個想法

一、企業產品製程或服務「外包」的目的,主要有三: 節省成本 集中資源於核心事項 借助外部專業能力。 二、檢驗「外包」成效的面向有四: 成本 品質 時間 穏定性 三、媒體產品製程或服務「外包」不是新鮮事。譬如,製程下游的製版、印刷、發行就已大多採用「外包」;另外,雜誌社外發翻譯稿、插圖,及專欄與部分文…

古人也有房貸壓力,理由同樣千奇百怪

文/李開周 把歷史的時針撥到宋朝,然後紮個筏子,沿長江順流東去。其間我們別忘了停筏上岸,對沿途民居做些考察。 如果我們命大,將有機會看到青海的土窯、四川的塢堡、湖北的竹樓、江西的茅屋⋯⋯一路到江浙,又能瞧見成片的瓦房,清一色磚木結構,斗拱分瓣,梁柱卷殺,筒瓦琉璃黃,板瓦翡翠綠。這瓦房,比土窯明亮,比…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獨立書店與小媒體的商業3.0

獨立書店和小媒體,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們既同病相憐,又相互扶持;更有趣的是,它們彷彿也有著相同的營運邏輯與宿命。 如果把以連鎖書店為主軸的傳統書店時期,視為書店1.0,則網路書店的崛起是2.0;那麼,如今獨立書店揭竿紛起,就算是書店3.0。 同樣的,以出版集團為主軸的媒體時期,是媒體1.0,網路媒…

【老貓出版偵查課】給文化部出版產業調查的良心建議

前幾天出席某個出版產業調查專家會議,跟讀冊張天立創辦人同席,會上他提到產業調查標案執行單位做問卷根本是浪費他的時間:誰有空去填那幾十項的問卷啊? 張兄過去跟我有些觀點並不一致,但這回我對他的「開炮」倒是心有戚戚。我也填過幾次問卷,我也很疑惑台灣做產業調查問卷的工作技巧,為何始終沒改進。事實上根據我在…

【《台北殺人魔》創作幕後】個人獨立出版需要懂些什麼?

文/戚建邦 什麼情況下會想要獨立出版? 這幾年出版業整體環境不是很好,出版社選書趨向保守,有些類型小說本來就已經不受出版社青睞,如今更是難有出頭天。之前讀了一些國外獨立出版作者寫的文章,大部分都在強調獨立出版可讓作者不再受到出版社控制、不用調整寫作內容、創作題材更加自由;讀者也不必要繼續接受出版社篩…

【果子離群索書】全書了,什麼都沒有發生

想到一件事。書店經營不易,開店需要房租、裝潢費,硬體成本高,若租用倉庫,免裝潢,成本相對較低。然而倉庫以堆積陳列書貨,不方便逛覽,假使改變經營型態,譬如做網頁,將書目上網,便於搜尋。消費者下單,或店家寄送,一如網拍,或來店取貨,順便找找其他好書。也可以店主在臉書介紹好書,宛如讀書會形式,吸引讀者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