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經出版 時間:2021/06/24(四)晚上7:30-9:00 線上直播:Readmoo讀墨電子書FB粉專、《聯合文學》雜誌FB粉專 主持人:Readmoo「閱讀最前線」總編輯臥斧 對談人:朱宥勳、張亦絢 講題:小說居然可以這樣讀!多向開展、自由切換、無疾而終……,多向文本與電子書的無限可能 …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我們都是時間旅人》(Time Travel : A History)書中,提及「創作」與「閱聽」之間的「時光旅行」──創作者的思索,「現在」創作之後就會成為「過去」,而閱聽者在「未來」閱讀的時候,又會回到創作…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的原文書名叫《Time Travel: A History》,有點機巧:不管副書名的話,這個英文直譯是《時間旅行》,不過內容講的不只有「時間旅行」這回事,還包括許多與「時間旅行」相關的小說或影視作品、「時間」在科學、文學及哲學當中的…
「時光旅行」一直是一個迷人的設定──雖然在某個層面上來看,我們都不由自主、無法設定快慢地持續朝下一秒鐘進行「時光旅行」,但真正吸引人的,是可以大跨度往未來往過去大跳躍的那種──等等,真的有科學家在研究這種天馬行空的東西嗎? 原來科學家們不只是關在實驗室裡的宅宅(或不小心就發明什麼毀滅世界裝置的瘋子)…
文/犁客 某些作者讀的書數量又多、涉獵的範圍又廣,加上記性又好,講一件事可以跳躍牽扯出其他八百多件事,最後居然還能讓人目瞪口呆地把話題繞回來。 不過這種知識儲量很大的作者,寫作的筆調不見得都一板一眼。他們之中有的敘述語氣相當溫厚,有的簡直像詩,有的讀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學者調調,有的根本就是酸民。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