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能吃、會吃,就是好好過日子、把日子過得好好 發表於 4 3 月, 2022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有些人吃東西吃的是烹調的技術,有些人吃東西吃的是天然的滋味,有些人吃東西吃的是環境的氛圍,有些人吃東西吃的是文化知識、歷史人情、私己的時代記憶或未來的開拓嘗試。 當然,對某些人而言,吃飯只是維持生命必須進行的待辦事項──可以想見,這些人的人生大抵相當無趣。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日本人元旦要吃「餅」,不是餵公子的那種 發表於 30 7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文/ 新井一二三 ozouni おぞうに因為「餅」字在中文裡和日文裡的意思不同,我在日本大學教中文的時候,往往鬧起笑話來。 日文裡「餅(mochi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冷中華」代表的是日本文化重視的季節感,但季節感和味道並不總是攜手而來⋯⋯ 發表於 21 7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yoppy 文/新井一二三 據說,「冷中華」的發祥地是東京神田神保町的揚子江菜館。位於舊書店街中間的鈴蘭通,內山書店的對面,如今外牆上有京劇面具的裝飾。 今年第一次的「冷中華」已由老公端上桌了。他做得滿不錯,跟我做的差不多了。總之,比外面中華料理店做得好,可以說是我們家的招牌菜。 「冷中華已上市」,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少吃肉的日本人想像不到居然把整整一根雞腿塞入便當盒裡吃,這不是聖誕節的大餐嗎? 發表於 21 7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Reila Liu 文/新井一二三 去台灣一個星期,食物品種之豐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說台灣的早餐吧。燒餅﹑蛋餅﹑鹹豆漿﹑油條﹑白粥﹑地瓜粥﹑炒麵﹑湯麵﹑肉包子﹑菜包子﹑芋頭包子﹑叉燒包子﹑小籠包子﹑飯糰等等,實在五花八門,數不清。相比之下,日本的早餐基本上只有乾飯和吐司。嫌花樣少了,我家會吃沖繩式炒米線﹑義大利麵條,又或者中式﹑南洋式炒飯,但都不是當地傳統的。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每逢年底總要和解?日本人都期待參加的「忘年會」 發表於 30 12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 新井一二三 bounenkai ぼうねんかい 每到陽曆年底,日本到處有人舉辦「忘年會(bounenkai ぼうねんかい)」。如果「忘年會」場地一位難求,會是經濟景氣好所致,成為歲暮令眾人快樂的好消息。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閱讀榜:這本大家讀最久!】Vol. 16:時代巨輪轟轟輾過又衰又暖的人生 發表於 21 6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日本前陣子因為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繼位之故,年號由「平成」進入「令和」,無論是SMAP、安室奈美惠還是櫻桃小丸子,有些在平成年代紅到成為某種「社會現象」的流行文化代表也相當巧合地因不同緣故隨平成而去;二十世紀進入最後十年之前,中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六四天安門事件」,然後中國慢慢長成一頭空殼經濟怪獸,為了極權自我閹割記憶與良知。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蠋女?東京小學生之間流傳的鬼故事,是真的? 發表於 22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rchivos de Planeta Agronómico 文/新井一二三 「妳聽說過『蠋女』沒有?」泉田問我。 他是年過半百的日本作家,是我的前輩同行。昨晚他抵達香港,為的是蒐集報告文學的材料。今晨我專門跑來上海街,在他下榻的旅館附近,一起吃火腿通粉當早餐。 「你說什麼『女』?」我沒聽懂,反問了他。 「是『蠋女』,蝴蝶的幼蟲叫『蠋』,不是嗎?蠋女是把兩條腿、兩條胳膊給人砍掉,殘廢成蠋一般的樣子,然後在雜耍場或酒吧裡,淪落為展品的女人。」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屬於某一種民族,不僅基於語言和長相,更重要的大概是「文化」 發表於 18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FutoMax 文/新井一二三 香港的文化環境不純, 但有「雜種」的生命力, 所以我在香港才感覺到孤獨得舒服。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一個日本人,住在加拿大,開始為香港雜誌寫專欄 發表於 16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valakirka 文/新井一二三 本書收錄的是從一九九二年到九六年,我住在多倫多和香港時寫的文章。當年我剛剛三十出頭,一個人漂泊世界,有過很多神奇的經驗。不過,其中,當上中文作家算是最神奇的橋段吧。 一個日本人,住在加拿大,開始為香港雜誌寫專欄。如今回顧起來,我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