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妳

文/ 何灩 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 在遇見張兆和之前,沈從文的經歷有些曲折。這個十四歲就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湖南、四川、貴州)交界地區的「武夫」,在脫下軍裝後竟轉而搞文學創作,且成功發表了些作品,後…

那種「峻直的鼻樑顯出他個性的堅毅」的寫法最討厭了

文╱舒明月 以前我在朋友圈開過一個微專欄叫「明月談文學」,其中一期談到眼型。以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為例: ◆《金鎖記》裡的曹七巧是「三角眼,小山眉」; ◆《傾城之戀》的白流蘇是「眉心很寬,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印度公主是「影沉沉的大眼睛」; ◆《茉莉香片》男主角是「淡眉毛,吊梢眼」,女主角…

他懂得每個人都曾是愛的癲子,深受記憶之罪業

文╱陳曉唯 沈從文於自傳裡寫過一段故事: 那應當是個雨天。 小鎮商會會長的年輕女兒因病逝世,下葬後,即夜,屍體便給街上一個賣豆腐的年輕男子從墳裡挖了出來,揹到山洞裡同睡了三日。三日過後,男子將屍體送回墳墓去,因而為人察覺此事,賣豆腐的男子立時被押解到衙門,隨即就地正法。 臨刑前,男子的頭腦清楚,毫無…

「食物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就是愛情的滋味。」──專訪《婀薄神》崔舜華

文/犁客 「我一直覺得小說家有特殊的心智結構。」崔舜華吸了口菸,扭過脖子吐出煙箭。 出版過《波麗露》、《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前陣子剛出版第三本詩集《婀薄神》的崔舜華,其實是個雜食的小說讀者。「我喜歡推理小說;」崔舜華說,「卜洛克、錢德勒、漢密特、克莉絲蒂──那是考研究所前,在圖書館讀完書,對自…

從被誤解誣衊埋沒至重見天日:再識沈從文

文/李渝 近數年沈從文的地位從被誤解誣衊埋沒而至重見天日,甚至直入中國小說和世界小說上的最高位置,高齡八十五歲的作家能夠親眼見到這變化,猜想晚年的心情是安慰的。讀者的我從完全不知作家是誰,隨環境的改變和年齡的增長而一步步認識,回想這很長的過程,其實無非也就是慢慢地明白了一些文學是什麼的過程。這裡或者…

郭強生的無名之始

文/郭強生 曾獲美國普立茲獎的舞台劇《晚安,母親》(’night, Mother)中有一段台詞,中年的女兒對母親說起看自己兒時的相片:「那個粉圓圓、胖嘟嘟、無憂無慮的嬰兒是另一個人,早就不是我了,現在的我和那個嬰兒已經沒有關係了。」第一次聽到這段台詞時,我不由自主心頭一震。 我也是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