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生老病死」當中不一樣的那樁事

文/犁客 「生老病死」四個字不管用在哪裡大約都會讓人有種老生常談甚或講廢話的感覺──不看前後文你都知道用上這四個字不是要慨嘆人生無常就是在勸導順其自然。 乍看之下這四樁的確都是我們身不由己的事,從非自願被帶到這個世界,一直到可能自願也可能非自願地離開。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當中有一樁明顯與其他三樁不同…

樹木希林:「我的理想是希望活到最後一刻都是美的。」

文/樹木希林;譯/藍與析 生病也是有好處的。即使得獎,也不會引來嫉妒;稍微失言,也不會有人責怪你;漸漸沒力氣吵架了,變得十分謙和。 於報紙連載的訪談,回首前半生時所言。——二○一八年五月 後來,由於癌細胞移轉到身體各處,最近每年要去一次鹿兒島的醫院,接受放射線治療。一天僅照射十分鐘,不過得天天照射,…

【評書青鳥】馬世芳X陳德政:當音樂仍是危險的,談我們的「地下搖滾」年代

側記/尤騰輝;攝影/謝定宇 陳德政在他今年的新書《我們告別的時刻》回顧了青春期的九零記憶,邁入四十不惑的階段,他形容人生並非電影,走到生命中場自然想回頭望,如同他鍾愛的導演王家衛所言:「前進的唯一方式是記得自己的過去。」 我們常用某個代表事件作為某個時代結束與開啟的標記,這是劃分歷史的一種途徑,例如…

【維斯塔愛看書】《99%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用同理心看待醫病關係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Phalinn Ooi 說到醫院,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場域。平常沒事的時候,大家不會想要去這個地方,甚至認為醫院是一個充滿晦氣的地方;但是,人生總有許多的意外和輪迴,生老病死,總也和醫院脫不了干係。甚至,不想去也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