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井紀子;譯/賴庭筠、紀熙緒 AI 不是浪漫故事 AI不是浪漫故事,而是像微波爐般的技術。所有技術都有所謂的可能性與極限。觀察過去的「革命」即一目瞭然,AI也不例外。那麼,親手操作並體驗其可能性與極限就很重要。二○一一年左右開發華生的IBM技術團隊就是因為體驗過,才會認為AI不可能在二○二一年前…
文/約翰.李斯特;譯/廖月娟 布萊恩.汪辛克(Brian Wansink)是明星教授。以一個行為科學家受到主流文化矚目的程度而言,他就像食品心理學界的米克.傑格(Mick Jagger)。他是康乃爾大學享有盛名的食品與品牌實驗室(Food and Brand Lab)主任,由於他在環境、食品消耗與購…
文/凱德.梅茲;譯/王曉伯 2013年秋天,伊恩.古德費洛(Ian Goodfellow)與大學實驗室夥伴在酒吧舉行歡送派對。大家就座,開始猛灌精釀啤酒。酒過三巡,古德費洛已有些微醺,這群研究員開始爭論什麼才是製造能夠自我創造相片寫實影像的機器之最佳途徑。他們知道可以訓練一套神經網路來辨識影像,然後…
文/凱德.梅茲;譯/王曉伯 2014年11月14日,伊隆.馬斯克在前沿網(Edge.org)貼文指出,在「深度心智」(DeepMind)這樣的實驗室中,人工智慧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進步: 除非你直接接觸像深度心智這樣的團體,你根本無從知道它的進步有多快──它已接近指數型成長。這樣的情況可能在五年內就會…
文/鈴木祐;譯/謝敏怡 找工作時容易深陷的幻想 賈伯斯真的把興趣當飯吃嗎? 「你們得找出自己喜愛的事,工作如此,愛情也是如此。工作將占據你大部分的人生,唯有做你真心相信這是份美好的工作,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而唯有做自己喜愛的事,才能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找到你喜愛的事,請繼續尋找。」這是已故的蘋果…
文/BBC MAGAZINES LIMITED 麻省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僅僅 10 小時完全孤立,就會在人腦中引發類似飢餓的感受。 這項研究如何進行? 渴望感是個非常主觀的感受,要研究它,標準方式是透過飢餓。蕾貝卡.薩克斯(Rebecca Saxe)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在她和團隊進行…
文/馬家輝 那一年,我在香港城市大學替本科生開了一門跟閱讀和出版有關的通識科目,早上九點鐘的課,每個星期三掙扎起床,痛苦難堪,偶爾遲到,非常不好意思。準時的倒是一些學生,尤其是旁聽的學生,從中文大學來,從香港大學來,我的「人氣」,嘿,是不錯的。 有位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生,來自上海,據後來她說,每周三…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1960年代,人類學家奧斯卡‧路易士多次前往拉丁美洲,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一個國家和家庭的貧窮現狀,試圖找尋為何貧窮會成為一種代代相傳,無法擺脫的原因。 在當時錄音技術進步的協助下,墨西哥的香吉士一家人——父親老香吉士及四名子女,分別口述…
文/柔依.弗瑞德-布拉納、亞倫.M.葛雷澤;譯/許恬寧 一群人大聲抗議時,企業會覺得全世界每一個粉絲都在對自己叫囂。社群媒體上全是憤怒留言,公司信箱塞滿罵人郵件,主流媒體幸災樂禍跟進報導,幾乎每一篇標題都用上糟糕的雙關語。粉絲呼籲企業立刻做到他們的要求,要不然就要抵制。然而,通常騷動平息下來後,就會…
文/史考爾(Andrew Scull) 被人以瘋子的汙名監禁起來,是件令人害怕的事。在法國,這種恐懼與皇室的獨裁與專斷妄為,是緊緊連結在一起的。但是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頭,這種恐懼卻是與其他事情連結在一起。英格蘭大約從十七世紀晚期開始,出現了一些以營利為主的私人瘋人院,因為在當時,愈來愈多的有錢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