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站在搖滾區盡情搖擺──讀《柳林風聲》

文/翁玉玲 以繪本畫風優美出名的《柳林風聲》故事清新有趣,內容貼近人情且富含意義,長年受到大眾喜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作者為推廣心理諮商,曾引用其中角色,更讓這群書中主角的故事地位歷久不衰。 鼴鼠的守舊與創新 有趣的是,一開始的起頭是鼴鼠,而非後來的蛤蟆,他迫不急迫地催促著自己鑽出舒適圈,迎接外…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句話有科學根據嗎?

文/羅格.布雷格曼;譯/唐澄暐 1513年冬天,一名窮困潦倒的城市書記員在某間酒吧裡待了又一個漫長的夜晚後,開始寫起一本他稱作《君主論》(《君王論》)的小手冊。這本被馬基維利描述為「我的小小怪念頭」的書,會成為西方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君主論》(《君王論》)最後將會出現在查理五世(Charle…

如果我是機器人會比較自由嗎?被強制關機的艾倫.圖靈

文/馬欣 靈魂是一種精妙的運算式,神是高明的精算師,除了祂,沒有人能破解那些密碼,包括那人自己。艾倫.圖靈是模仿了機器的思維尋求自由,而許多人則是選擇被機器化來放棄自由,靈魂僅被存檔。我們跟圖靈到底誰比較像機器?誰又比較像人? 可否先聽我講個故事?我猜想一個天才的長大經歷大致是這樣的:他某日信步走過…

身邊那些擁有能力提供生活所需的人和技藝,從課本裡根本學不到

文/林立青 我的人生記憶應該是從國小開始,記得那時候常搬家,或者睡在工廠內,在最早的印象之中,有大型印刷機台和各種設備堆砌。那時候的印刷師傅每個月有五、六萬薪資,我父母後來也借錢開設了小小的印刷廠,但我對工廠的印象不深,當時流行把孩子送到安親班,晚上再去接回,有時候會讓孩子在廠內過夜。 師傅們會去檳…

少女見妖收鬼實錄:顏訥與鄭宜農對談

文/許楚君;人物攝影/Wu René 吳翛 這個下午天空的臉色陰沉,卻還帶著臺北慣有的悶熱,好像隨時要下雨,隨時該有些什麼,要衝破滯悶的空氣。咖啡店就在城南一角,幾盞骨董燈隔出另一個幻異的時空,嫣紅沙發靠在暗綠牆紙,很宜於把自己陷進老椅子,在迷離晃曳的光影之間,聽一聽荒誕而至於久遠神祕的傳奇故事。 …

或許只是不知怎麼化妝,或許只是不想化妝──馬欣與《反派的力量》

文/犁客 2008 年,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不但替超級英雄電影定下新的典範、揭示暑期檔商業電影有兼顧類型趣味及深沉內涵的可能,也讓在電影上映前幾個月猝亡的影星希斯‧萊傑(Heath Ledger),藉本片留下了他對反派…